■ 傅江平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意见征集和修订,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市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日前正式了发布了中国首个区域性机器人行业白皮书——《2014年度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对深圳机器人发展政策与策略进行了更加明晰的分析,并通过统计机器人企业数据,解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与市场竞争状况等,挖掘潜在市场、应用服务热点,预判“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趋势和规模。
近年来,国际跨国公司纷纷抢滩深圳机器人市场,以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和ABB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深圳机器人市场80%以上的份额,深圳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仅为10%~15%。依托日渐崛起的基础科研力量,深圳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的产学研结合。目前,深圳与机器人产业重点相关的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机器人孵化器和产业研资联盟已达10余个,包括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等重点基础研究机构。深圳企业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控制器、伺服器、多传感融合、信号处理、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技术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比如富士康的本体、雷柏的系统集成、汇川的伺服器、固高的控制器等。
白皮书分析,深圳机器人产业的产业基础支撑雄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深圳还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生产制造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微电机生产聚集地,先进制造业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深圳的机器人市场辐射能力强大,3C行业是继汽车行业之后第二大机器人应用领域,是深圳的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除了电子信息行业之外,物流、黄金加工、仓储等领域均为深圳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而深圳市电子、电气行业的机器人普及率不到50台/万名员工,数量明显偏低,产业需求广阔。因此,深圳发展机器人行业可从3C行业破局。此外,深圳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目前已组建了全国首个机器人协会,积极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多传感器融合、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机器视觉、智能信息处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白皮书认为,目前不少企业有发展机器人的需求,但高昂的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制约了中小企业使用机器人。深圳市可以进行机器人融资租赁商业模式创新,由承租人选定设备,出租人认购之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