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南屯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双基”建设为抓手,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关口前移抓基础,以人为本提素质,全力打造本质安全矿井,切实夯实安全根基,实现了矿井安全和谐发展。近年来,矿井先后荣获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华环境友好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最具幸福感企业、山东省首届“职工口碑最佳劳模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强化教育培训基础。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提高职工素质和修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来落实。该矿坚持“培训不过关、人人是隐患”的理念,利用实物培训、多媒体教学、现场实战演练等形式,围绕提高事前预防能力、紧急状态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大力推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将培训成果体现在现场实效上。坚持好岗位操作示范工、技术技能人才评选和技能比武等活动,大张旗鼓奖励优秀职工,树立“重安全素质、重业务技能”的鲜明导向。坚持环境育人,培育提升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统领全员的思想行为。
严格责任落实重点。管理办法的制定,机制的形成并不难,难在自始至终、数年如一日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他们在抓干部作风和责任落实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安全责任强化年”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必须明确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什么时间完成,限时复命,每一项管理措施,都必须做到事前有部署、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无论在任何形势和条件下,管理人员都深入一线,沉到基层,靠在现场,做到跟进指导、跟班作业、跟踪检查,始终保持狠抓安全工作不脱节、不变形、不打折扣。加大关键岗位人员安全责任与分配挂钩力度,突出责权对等、重奖重罚。强化安全问题追溯制度,严格事前问责、过程考核和连带责任追究。出现失职渎职、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对责任人一律先停职后处理。
精细基础管理途径。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经。该矿在抓安全工作上,做到从细节入手,把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到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人、每个岗位,堵塞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新路子,对工作标准、岗位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尤其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坚持高境界的认识,高起点的定位,对井下所有岗点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进行高标准的整治,达到标准化、系统化、全面化。
突出超前预控关键。该矿树牢“以预为主、以防为先、以控为要”的思想,切实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抓防范上。深化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超前预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有苗头立即遏制、有前兆及时防范、有隐患尽快根除。适时开展基层单位安全评价,深入分析排查安全生产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严格“评价诊断、落实整改、考核奖惩、优化提升”闭环管理。强化规程措施落实。施工方案、规程措施、操作规程编制,首先对系统、工艺、设备、环境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坚持治理与防范、警示与处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违章行为。定期分析“三违”发生的原因、规律及走势,及时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减少“三违”。
注重科技兴安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安全发展的第一支撑力。该矿坚持自主创新与借脑引智相结合,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难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系统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确保有效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团队的带动作用,在全矿形成学技术、钻业务、开展革新创造的良好氛围。对每一个有利于促进安全技术进步的科技项目进行调研、论证、评估,并给予一定的调研开发资金,做到政策上支持、环境上宽松、资金上倾斜。健全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精心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能手和生产一线后备人才,以强大的人才储备为安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