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老板的人情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卫斌

  

  那年我高考落榜,灰溜溜地从内地外出某沿海城市,颇费一番周折,最后进了一家私营五金工艺制品厂。我被分配在所谓的静电喷涂车间,负责给半成品喷涂一层彩色粉末。干了不到一个月,家里突然来电,告诉我父亲病重住院,急需一大笔医药费用,催我火速筹款回家。我赶紧四出活动,然而问遍了所有的老乡、工友,他们都一致怀疑我借故跳槽,企图浑水摸鱼捞一把,不肯借给我一分钱。此时莫说筹集巨额款项,就是解决自己回家的盘缠都成问题了。

  我在走投无路之际,索性硬着头皮如实向老板反映情况,希望预支部分工资,以解燃眉之急。当时的私营企业,老板拖欠工人一年半载工资,几乎成了普遍现象,预借、超支工资更是天方夜谭,因此我一说出口就后悔了,缩着脖子等着挨骂。谁知老板沉思了片刻,二话不说就吩咐财务部借给我三千块钱,并且亲自批给我一个月的假期。我手捧着请假条和钱,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后来,父亲经过及时救治,很快就康复出院了。村里人得知情况,暗地里怂恿我不要回去了,胡诌什么资本家都没安好心,意外之财不捡白不捡,捡了也是白捡,气得我破口大骂了他们一顿,毅然提前返回了工厂。

  为了报答老板的知遇之恩,我憋足了一股劲,业务水平迅速提高,很快就被提拔担任了班长,掌管着十二个员工和一条先进的静电喷涂、烘干固化生产流水线。农历十二月初,厂里接到了一笔大订单,按照合同规定,必须在春节前交货,时间紧,任务重,老板动员全厂上下加班加点,总算在春节之前赶完了货。我们正在欢天喜地,整装待发准备回家过年,突传有一批产品的颜色不符合客户的要求,被退回来要求重新返工,大伙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有的工友甚至口出狂言,坚决拒绝上班。

  老板见此情景,明确表示宁愿自己违约、被处罚款,也决不违背工人的意愿,愿留则留,不愿留的立即结算工资放行。这样一来,处于工序前道的员工一窝蜂全都走光了,只剩下了静电喷涂车间我带的一个班,还有包装、仓库等后道部门的少量人员。我们紧赶慢赶,直到啦,腊月二十八日返工完毕,此时公路、水路、铁路交通已经全面告急,停止售票了。

  回不成家了,我们几十个工友只好给家里打电话,通报情况。父亲闻讯大发脾气:“叫化子也有年节,世上竟有这么黑心的老板,连工人回家过年的时间都不放过!”母亲更是忧心忡忡:“孩子,你莫非是进了什么黑厂,被老板扣压住了吧?”我哭笑不得,费尽口舌向他们解释了半天,但他们依然放心不下。

  直到大年三十这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收到了一张电汇单和一封慰问电报,原来老板早在几天前,就分别给我们这些留守人员的家属寄去了一份厚礼。父亲激动地说:“孩子,看来你们的老板果然不一般,那你就好好地干吧,家里一万个放心了!”

  晚上,我们聚集在食堂里吃年夜饭,老板吩咐人抬上来一大箱酒,一股脑儿全堆在了桌面上。我们一看,都是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乡名酒,有贵州的“贵州醇”、陕西的“太白”、河南的“杜康”……老板端着酒杯,走过来向我们一一碰杯敬酒,他自称十五年前也是因为高考落榜而外出打工,经过多年拼搏,终于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且拥有了一间规模不小的企业。如今,他的身份和地位变了,但他对打工人的感情始终没变……

  “我们打工者,应以四海为家,就像一粒种子,只要你不断地抗争、进取,不论扔在哪里,照样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老板说着,向我们高高地扬起了酒杯。工友们齐声欢呼,几十只酒杯相互撞击在一起,发出一阵阵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