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盖茨:巴菲特教给我三件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在商业、慈善等方面都有诸多共识的两位老友相互欣赏

  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以及在商业、慈善等方面都有诸多共识的多年老友,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参加哈撒韦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有一个“固定节目”——两人的乒乓球比赛。5月2日,盖茨再次捧场沃伦·巴菲特在其家乡奥马哈召开的伯克希尔哈萨克股东大会。会后,盖茨在其个人网站发表题为《投资你的人生:巴菲特50年的智慧结晶》的文章。兹摘录如下。

  

  巴菲特50年的智慧结晶

  

  两周前,我和其他40000人一同参加了沃伦·巴菲特在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这简直就像一场资本界的摇滚音乐节日。作为该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多年来我都参加了这一盛会,每次都让我大开眼界。

  今年大会也同往年一样有趣,会上我和巴菲特打了一场乒乓球比赛,巴菲特用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手击球,击败了前美国乒乓球国家冠军。

  但是这一次的聚会不同以往、意义非凡,因为我们有一场特别的庆典:巴菲特领导这家公司的第50年。

  这半个世纪以来,那些描述巴菲特如何执掌哈撒韦公司的文章已经够多了。但我认为最有趣的、最深刻的还是巴菲特自己写的信。每年年会之前,他都会致信哈撒韦公司股东,在信中非常坦率地谈论公司近况,有哪些好的地方,以及哪些不好的地方。他也会对一些投资上的,以及更广泛的经济问题做出回应。如果你想在商业上和巴菲特一样聪明,至少你得写得比他好,我自认为机会渺茫。

  巴菲特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朋友,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导师。自我们1991年相遇起,我不断向他学习。我们之间的交流涉及具体业务、经济、政治、世界大事,当然,他也是我和梅琳达慈善基金会的受托人。

  

  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了三件事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题为“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三件事”的文章,其精华可以总结为:他不断地鼓励我和梅林达去解决难题,并鼓起勇气去试错。可以说,哈撒韦股东们还有公司的合作人都很幸运,因为巴菲特一直以来都遵循着这一智慧。这50年来,他的思想愈发深邃,我们也因此不断前进。

  投资不仅仅是投资。人们向巴菲特学习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怎么思考投资。这很自然,因为他有惊人的投资纪录。不幸的是,太多人仅关注投资,而忽略了一个事实:巴菲特有一个很强的、商业思维的整体框架。比方说,他会谈及寻找一个公司的护城河(竞争优势),这条护城河是萎缩还是增长的。他说,一名股东必须要像自己拥有整个公司那样来行事,寻找未来的利润流,决定什么是值得的。你必须有忽视市场的意志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你借市场犯错的机会领先——找到已被低估的公司。

  利用好你的平台。很多企业领导人都写股东信,但巴菲特因为股东信而成名。部分是因为他天生的幽默感。部分是因为,人们认为读他的信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做投资(他们是对的)。但这也是因为他一直都说话坦率,愿意批评股票期权和金融衍生品之类的东西。他不害怕有立场,比如支持加大对富人征税,尽管这也会影响他本人的利益。

  巴菲特启发了我开始写我自己在基金会工作的年度公开信。在以前,我也有个类似写信的好法子。不过,写信能让我每年一次坐下来,解释我们所经历的好事和坏事。

  意识到自己时间宝贵。无论你多有钱,你都买不到时间。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巴菲特对此很敏锐。他不会让日程表充满无用的会议。另一方面,他对自己信任的人又会很慷慨地花时间。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他在伯克希尔的亲密顾问,他们打电话他就会接听。

  尽管巴菲特每年有几十次会议与大学课程,没有多少人会去找他要常规时间。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幸运:跟他的对话对我来说一直非常有价值,不仅仅是对微软来说。当我和梅琳达开始启动基金会,我也去讨教过他。我们谈得很多的一点是,慈善事业会也像软件一样,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影响力。事实证明,巴菲特看世界的方式很好:进击贫穷和疾病也是建立一种业务。他真是独一无二。

  (虎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