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摄影/文丹
截止2015年3月31日,近180份上市公司年报出炉,酒企业绩下滑最大。2014年白酒行业全年实现利润698.75亿元,同比下滑12.61%。那么,总是牵引着世人目光的中国白酒龙头企业国酒茅台又表现如何呢?
记者获悉,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白酒产业继续深度调整的艰难局面,2014年茅台依然实现了持续增长,实现销售收入408亿,利润223亿元(占白酒行业利润的30%),上缴税收超165亿元(占中国白酒行业上缴税收的29%,也是中国酒类企业上缴税收最多的企业),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同比增长21.13%,创汇同比增长25.1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2%。茅台品牌价值(“华樽杯中国酒业20强”评定)高达1015.86亿元,突破中国酒企千亿大关(同比增长逾17%)。在税金、人均创利税、人均上缴税金、股票总市值、品牌价值和主导产品的营业收入、利税、利润等指标稳居我国白酒行业榜首。企业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颇具说服力的业绩为中国白酒的天空划上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2015年,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展开的一年,是茅台集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依法治企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茅台在新的一年又将如何引领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如何保持连续多年的持续增长?
4月10日至11日,为期两天的茅台集团公司第四届第五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近六百名职工代表肩负着两万六千多名员工的重托,积极履行民主管理职责。面对企业发展节点、改革难点、关注焦点,代表们认真履职、直面问题,群策群力,为国酒茅台迎接新挑战,再续新辉煌谏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
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国有企业依法制企、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也是透视企业改革发展的窗口。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本报选取部分讨论组代表的建议,反映茅台职代会之议国酒大事、谋茅台发展的景象。
营销知保讨论组代表们建议:增加销售服务经费投入,做好酱香酒消费环境的建设和培育;电商公司和直营店产品销售价格要和市场接轨,调整要迅速;做好产品物流库房建设,贴近市场,服务好经销商;主动适应市场和新常态;系列酒的设计开发注重酒体个性和风格,开发商务用酒、喜宴用酒、布鲁塞尔烈性酒大赛纪念酒等新品,并简化产品包装;调整销售渠道建设,扩大专卖店产品销售种类,加入特色商品和纪念品销售;建立营销人员客户走访考核制度;完善产品价格体系管控制度;做好品牌维护工作,规范茅台品牌使用规范,严惩滥用行为;在直营店和专卖店建立服务点为消费者进行现场咨询和产品鉴别,真正做到让消费者能买、想买、敢买。
子公司分厂讨论组代表建议:希望集团公司考虑成立专门管理子公司的职能部门,以便于子公司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工作。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品牌管理、广告宣传、产品设计等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标准,划清界限,避免出现伤害茅台酒品牌的行为。子公司在一些报批程序上过于繁琐,然而商机都是稍纵即逝的,有时就会贻误商机,制约发展,希望能够简化办事程序,给子公司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这对像保健酒业这样的子公司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希望集团公司能给予正在抢抓发展机遇的各个子公司更多支持。
代表们尖锐地指出,集团公司应该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责任主体等进行清晰的明确与细分,避免出现谁都可以管或谁都不管的局面。另外公司因为工作需要临时成立的部门,在解散的时候要切实考虑部门员工的利益,要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随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发展的海外经销商也遍布世界各地,投放的广告费金额不断增加,代表们建议,应该在海外市场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既可以加强与海外经销商的联系与交流,更好的服务海外市场,也可以实现对广告费的监管与审核。
与会代表纷纷发言,探讨各子公司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并就新常态下如何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如何加强企业的管理、如何为子公司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机关后勤讨论组提出:产融发展,“融资”更要“融质”;
包装勾储讨论组提出:加强安全管理,体现人文关怀;
制酒第一讨论组提出:酿造优质基酒,加大环境保护;
制酒第二讨论组提出:以人为本,助推精细化管理;
制曲系统讨论组提出:强化精细管理,更好服务员工;
特邀代表讨论组提出:强干部,重技术,确保茅台酒的质量;
辅助系统讨论组提出: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增强获得感。
2015绘蓝图再铸茅台新辉煌
2015年白酒行业产能过剩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善,调整转型仍将持续进行,白酒行业景气度也许还会在低位运行。但是,茅台人坚信:信心比黄金重要,气势比结果给力。因此,茅台人相信转型的力量,坚持发展的信心。
大举措引领大趋势、大手笔彰显大智慧。过去的一年,国酒人大胆探索、战略转型,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前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巴拿马金奖百年纪念活动的有序开展,循环经济升级版的用心打造,绿色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开局,“清网(清除市场虚假宣传)行动”对品牌声誉的大力维护,两化融合科技创新的有益探索,“量(订货量)价(优惠价)权(经营权)置换机制”的灵活运用,个性化定制营销公司、酱香酒营销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公司的隆重挂牌,海外和县级经销商的扩招开业……
茅台不仅在不断超越和更新自我,更怀有一种与国家共命运、伴民族伟大复兴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酿全球最好的酒,成长为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这是国酒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面对2015年,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茅台股份董事长袁仁国在作《董事会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勇敢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茅台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茅台面临着许多有利因素和机遇,要利用开放、改革、创新去化解各种风险和成长中的烦恼,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不断创新,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就能催生市场活力。
《报告》明确提出了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并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围绕2015年目标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更加注重做大做强,凝心聚力加快发展;更加注重“八个营销”,提升精耕深耕能力;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努力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依法治企,实现企业基业长青;更加注重产融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确保健康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更加注重企业和谐,新常态下有新状态。《报告》强调,面对经济新常态,各级领导干部精神要有新状态:一要拥有进取心,敢闯敢干不迟疑;二要拥有自律心,依法依规不任性;三要拥有信心,精准精细不粗放;四要拥有平常心,稳扎稳打不浮躁。
记者获悉,2015年,茅台集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要求,坚持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深耕精耕市场,继续坚持把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作为“兴企强企”的第一要务,把“做强股份公司、做大集团公司”作为第一目标,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贵州酒业发展、带动地方“三产”提升、大品牌有大担当作为第一责任,为巩固和提升茅台酒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地位,培育产融结合的控股集团,向着茅台制定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