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声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麒: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 张龙 龚友国

  据中国企业报消息,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9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地位,汽车销量稳步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汽车产品更新加速、国际油价的波动等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加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引导,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

  王麒建议,国家可以设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资金,借鉴北京、深圳等地做法,在全国各省推广,按照国家2013年补贴标准,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1:1配套补贴,并保持补贴政策3年不变;创新汽车消费金融手段,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予以政策补贴;出台不限牌(单独摇号)、放宽车辆上路限制,推行免征车牌费、高速、停车费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

  其次,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在规划政策、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环境、标准体系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组织城建、供电、交管等部门开展纯电动汽车配套规划设计,加大对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对社会投资的充电设施提供财政补贴,探索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新机制,迅速完成在大型停车场、商住小区等地方的快速充电桩和慢速充电桩布局,保障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

  王麒建议政府设立奖励基金,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研发投入和效率,引导汽车企业的投资流向,争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突破,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王麒表示,政府应立足长远,率先垂范,以公务用车的新能源化来带动引导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应该严格要求全国各省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置新能源汽车,并确定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

  

  汪其德:

  涉农企业融资难题亟待解决

  ■ 张龙

  搞过建筑,搬过水泥、跑过运输,当过“羊倌”,一路辛苦的汪其德走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位置上。作为四川德健农牧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其德有几十年基层经历,因此他对“三农”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汪其德表示,国家在农村方面基础设施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尤其交通发展对农村产业的发展是质的改变。不过,农村需要资金扶持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国家对农村产业来讲支持的力度还不大,因为农业项目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希望国家在支援农村方面加大投入。虽然在县级层面有支持,但力度还不是很大,因为他们自己本身没有钱。现在农村资金欠缺,涉农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政策性的支持力度小。”他说。

  这个现实的问题令涉农企业望而却步。“涉农企业带动的人是最多的,能够解决农村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像我们一个企业带动的就是上千户农民。但还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虽然现在政府鼓励回乡创业,但农业方面最低投入都是上百万,一旦银行不支持,企业资金链断就直接倒闭。”汪其德说。

  汪其德表示,涉农的融资特别的难,即使融到资,成本也比较高。一般的贷款利息是10%,但最后到企业手里面是高达17%、18%左右的利息,最低也是15%左右。因为真正涉农的企业贷款,银行是不会直接跟企业打交道的,要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后才会贷款。

  “因为这涉及农村的土地流转。以我们当地为例,流转的土地有上千亩,即使在上面投入上千万,拿到银行去贷款,银行几十万都不愿意贷款给你。”汪其德说,“为什么?首先这牵涉到产权问题,土地办不到证。另外,银行总觉得农业项目风险大,即使要贷款他们也会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这样担保公司就收5%的担保费,融资成本非常高。”

  “现在看起来政府有土地流转政策,提出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同价格,但银行在操作上很难认同,因为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来明确规定。”汪其德说,“抵押贷款土地资产怎么处置,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银行也不敢贷款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