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甘河农场以“抓增收、抓建设、抓管理”为重点,以员工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化、农场城镇化建设进程。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1294万元,利润3396万元,职均收入54216元,人均收入17250元。
今年,该场全力以赴抓增收、抓建设、抓管理,以员工增收、企业增效为重点,农场播种面积34.5万亩,其中小麦0.3万亩,大豆15.8万亩,玉米17.4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万亩。统一经营示范田36755万亩。农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0562万元,职均收入66000元,人均收入17900元。预计实现利润总额3145万元。该场将通过五项措施保证农场实现调结构、稳增长和新常态。
发展高效有机农业
农场将加快集约化经营步伐,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作物布局、实现农业生产合理轮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员工增收,农场增效。
2015年,农场继续以玉米为主要作物布局,玉米要达到播种面积的59.5%。实行区域化种植,在作物类别、作物品种方面实行区域化。严格执行农机六统一管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场部至十二队西部沿线和场部至二队北部沿线两条文明生产线。实行种子、化肥、除草剂统一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资料质量。
继续打造四带五区,四带即打造四条农业观光带;五区即科技园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区、中科院大豆品种试验区。该场进一步做好科技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农业科技人员的演讲台、员工学习的观摩台、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台、企业领导的决策台。
农场拟建设烘干塔两座,采取农场干部入股的方式建设,解决玉米烘干的效率问题。每座烘干塔500吨,建设地点在粮食科院内。继续扩大粮食仓储建设。发挥农机服务中心的优势,加大先进机械的引进力度,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支撑。
发展高效畜牧养殖
农场积极推广“12364”高效养殖模式,依托农场农作物秸秆优势,大力发展以舍饲为主的养殖模式,打造优质肉羊肉牛生产基地。一是建设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进行舍饲育肥,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拟在一队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二是大力推广以“12364”为重点的肉羊高效养殖模式。三是借助管理局的牧业贷款,鼓励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分离出来的员工发展畜牧业,促进员工增收。四是构建本地市场,打造牲畜交易市场、牲畜屠宰场、冷藏库等系列畜牧业发展的龙头,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拉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牲畜养殖的附加值。
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2015年该场将通过危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十个全覆盖、一事一议等项目,加大农场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城镇发展,加快改善民生,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和基层阵地建设,让员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向管理要效益
农场继续做好三公经费的管理。继续完善办公费用计划管理、统一采购的办法,继续完善接待费用成本核算、严格执行接待标准的办法,继续完善交通费用货币化补贴的办法,厉行节约,节本增效。管理费用转移,通过实行统管队集约化经营的办法,降低农场管理费用支出。做好项目工程管理。在规划设计、工程预算、建筑施工全程实施监督管理。做好耕地管理。借助土地确权工作,收复流失耕地,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依法经营,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企业不受损失。
加快促进员工增收
农场把抓员工增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幅种植玉米实现增收。二是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员工增收。三是通过加快农场城镇建设,带动就业促进员工增收。四是鼓励扶持从土地分离出来的员工发展第三产业和自营经济增收。五是鼓励员工发展设施农业创收。六是以工会牵头组织,重点做好员工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力争让每个员工都有一技之长。(周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