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雪梅
如何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让东南飞的孔雀归巢?苍溪选择了“以城聚产,以产兴城”这一选项。
走进该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内,厂房林立,车轮旋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我现在从事叉车作业,以后准备去镀锡车间搞电镀,待遇可以提高至七八千元一个月。” 陶川是园区内西南华晖工业公司的一名员工。厂里像陶川这样打道回府在家门口挣工资的工人有600多人。
活跃的产业是回迁群众最踏实的“巢臼”。如何壮大产业,苍溪如何着力?
该县以“一园五区”为平台,着力培育天然气、水能、绿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出台优惠政策、优化 “一站式”服务;抓运行,扩张工业总量;攻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抓园区,拓展承载空间,育企业,壮大市场主体……
“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和城镇就业首要位置!”这是苍溪抓经济、惠民生、促就业具体行动。
从年产值2.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0个的中国西部国际眼镜产业园的签约到总投资30亿元的国际商贸城?水上旅游度假区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再到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世界最深海相大气田“元坝气田”建成投产,工业引擎让苍溪经济有了强力支撑:
2014年, 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8亿元、21.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20 %。
以产兴城,为苍溪聚集人气,带来城市就业机会和财气。
2月6日, 南部籍刘平恩以6000元/㎡的价格在苍溪杜里坝新区美好广场投资一间铺面,5年前,他投靠朋友来苍溪干外墙保温,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有房有车有铺面,他因此更加庆幸当初选择苍溪的决定。
宜居的生活环境,为越来越多外乡人“刘平恩”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苍溪人看来,仅有产业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必须要走产城融合之路,要有宜居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让产业进得来,让人留得住。
而今,随着“一江两区三湖四桥”城市主骨架的逐渐拉开,苍溪城市功能得以不断完善。启动景观水体打造、城市环境整治,建设赵公坝国际商贸城和星泓美好广场商贸综合体两个核心商圈……此外,在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上逐渐配备完善。
如今的苍溪,嘉陵江大桥、二桥、三桥形成“三桥飞架南北”之势,配上规划建设的四桥,将有机组成城市交通内外循环,与融合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的滨江大道和杜里坝新区景观工程交相辉映,玉桓江南、荣新半岛、一品江山……一个个品质楼宇和商住小区不断涌现。
工业的“热火朝天”和城市的日新月异,是苍溪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整体气候”的最佳投射。
据了解,2014年,该县落实创业补贴和创业奖励30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00万元,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顺利,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