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民企盼做“加减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企业税负做“减法” 融资扶持做“加法”

  ■ 杨成万

  一枝一叶总关情。参加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和参加政协四川省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针对企业税负过重、“五险一金”占企业员工工资的比重过高,特别是住房公积金缴纳“一刀切”等问题,建议对企业过重的税负做“减法”,而对融资及扶持政策做“加法”。

  问题 企业税收负担很重

  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很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关门,将员工推向社会,使政府面临解决就业的压力增大;要么,就只有偷税漏税,违法经营。

  据金融投资报报道,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迈普集团老总花欣说,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很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关门,将员工推向社会,使政府面临解决就业的压力增大;要么,就只有偷税漏税,违法经营。

  “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破产法》,但截至目前由法院裁定的破产企业寥寥无几,使企业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无限责任公司’,老板只有‘跑路’的下策了。”花欣分析,是企业没有达到破产的条件吗?显然不是。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早已资不抵债了;是企业不愿通过破产这条通道退出市场吗?也不是。而是因为法院一旦裁定破产,包括破产企业员工再就业等问题都得由政府来解决。因此,法院宁可让这样的企业“半死不活”地拖着,也不准许其破产。

  省人大代表、成都华阳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漆贵春对“五险一金”问题很关注。他说,目前企业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占工资的比重达到了40%以上,企业每年需要为每位普通员工缴纳11000元以上的“五险一金”,使企业的人力成本高企,特别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建筑类企业,其人力成本占比更高。“特别是在五险一金中的住房公积金缴纳存在着‘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漆贵春以建筑类企业为例,这些企业雇佣的员工主要是农民工,按照现行的规定,用人单位给他们缴纳了住房公积金,但也许一个建筑项目完工后,这些农民工再也不是公司的员工了,但农民工也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如果要转到这些农民工的户籍所在地 ,手续极其烦琐,农民工不知道怎样操作,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办手续。事实上,这些住房公积金就成了永远的“死钱”。

  省人大代表、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世如也表示,2014年,红旗连锁缴纳的税收高达2.5亿元,解决了1.3万人的就业问题。红旗连锁还开展了公交卡代充值、代收自来水、天然气、居民用电费,代售长途汽车票等40多项便民服务。同时,还有部分网点代售火车票,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目前在川内能够作出这样大贡献的企业并不多。“公司为社会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目前基本上没有得到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减负待遇。”曹世如最大的希望是:给予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优待。

  建议 从实际出发做“加减法”

  代表建议:一是给企业一些税收上的减免;二是将一些支出由税后扣除变为税前扣除;三是对一些经营暂时困难,但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实施税收缓缴政策,即暂时作挂账处理,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

  花欣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现实困难。他在税收方面的建议是,在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承受能力允许的前提下,通过税收上的优惠措施“放水养鱼”:一是给企业一些税收上的减免;二是将一些支出由税后扣除变为税前扣除;三是对一些经营暂时困难,但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实施税收缓缴政策,即暂时作挂账处理,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

  而省政协委员吴雄飞则认为,银行对企业的收费项目需要进行清理,在企业经营非常困难的时候,建议政府主动关心,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帮助找出问题,并和解决问题的部门进行对接,使企业尽早走出困境,降低失业率。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加法”。省政协委员杨茂兰认为,目前经济形势复杂,中小企业发展相当困难,融资渠道少,社保缴消高,呼吁出台有力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省政协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调研力度,给政府建言献策,引导帮扶困难企业转型,渡过难关,”省政协委员向文旭呼吁到。

  针对目前住房公积金缴纳“一刀切”现象,漆贵春提出了如下建议:对流动性特别大的农民工购买住房公积金不作强制性规定,由用工方与农民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工方可以用现金方式支付给农民工。“还可以给每位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帐户,使他们今后在购房时能够从账户提取住房公积金,同时简化住房公积金转移手续和程序。”

  漆贵春同时建议,对具有城市户口,且已经有了住房的员工,本着自愿的原则,由其与用工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用工方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员工应享受的住房公积金。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代表委员们因此对“三农”问题不仅格外关注,而且以实际行动帮助其克服困难。“什邡的芹菜大量积压,农民们眼看自己辛辛苦苦而来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而心急如焚。对此,我们主动为其承担了销售任务。”曹世如告诉记者。

  省政协委员刘绍英也表示,农业类企业存在的危机和风险在不断增加,加大金融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如出台农业企业类贷款贴息政策。省政协委员钟华说,对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农业企业进行资金扶持。

  相关链接

  让民资不再纠结投融资“两难”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四川省十一届三次会议近日双双落下帷幕,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不乏亮点,如四川省工商联提交给此次政协会议的 《关于加强金融管理促进民间投资的建议》的提案,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这是基于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存在的‘两多两难’,即民间资金多而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而融资难问题而提出的。”因系团体提案而不愿在媒体上具名的该提案起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提案旨在更好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虽然目前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已经不少了,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真正能够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组织并不多。”该提案起草人说,他们建议政府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如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法人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立100万元以下的小额农贷或微贷中心等。

  除了为“三农”企业提供融资外,为其他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也是提案关注的焦点之一。“鼓励依法合规引进、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也同样需要民间资本发挥作用。因此,提案作了这样的表述:“采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有序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等。”

  提案同时建议,要大力培育专业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机构,设立信用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政府试点或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