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取消GDP增长目标的上海点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传涛 职员

  

  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上海市市长杨雄2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这与往年相比,并未提及具体的GDP增速目标。杨雄表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1月26日《参考消息》)

  在地方“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道,不提及具体的GDP增速目标,上海此举可谓是“前无古人”。较之于前段时间某中部大省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发表的“地方经济发展仅3%令人惭愧”和“省会城市不应该有这样的成绩单,不能小发展,必须大发展;不能慢发展,必须快发展;不能常规发展,必须创新发展”等言论,更可谓大相径庭,更让人感觉恍如隔世。

  上海是直辖市、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提及GDP发展目标,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不仅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积极适应,也是对经济工作会议所讲的“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方针的贯彻执行,更是彻底抛弃唯GDP政绩论的一个好的开始。对此,笔者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也能学习效仿这一做法。

  早在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就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不提具体的GDP增速目标,也完全符合中央精神。

  上海淡化GDP考核,早在年前就有很明显的迹象。据报道,在上海各地的2015年工作安排中,都明确删除了基层政府招商引资的任务。这基本意味着,上海市政府不再考核区政府、区政府也不再考核街道办的招商引资任务了。对此,无论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还是老百姓,都举双手赞成。许多公务员长出了一口气,招商引资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被完全释放掉,让人如释重负;百姓则认为,基层政府不去招商引资,能够为百姓办更多的实事。

  不提GDP发展目标,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速度完全不关心。而是将之前的“过度关心”还原到了一种很正常的状态——政府要做的是促进职能转型,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是为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可以预期的是,虽然没有了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但上海因深化改革、积极促进政府职能转型等工作先于其他地方,或是比其他地方更受重视,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就低于全国平均速度,甚至还可能因为自贸区的设立、减少行政干预等实实在在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讲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的一种自信。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做得越少的时候,才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市场规律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讲,上海不提GDP增长目标,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但愿,能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学习上海这一勇敢的做法。只有这样,唯GDP论的政绩观才有可能被完全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