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红淑 张先元重庆报道
重庆綦江,有渝南门户之称。2015年重庆市两会期间,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新常态下,綦江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赢来新的机遇。潘毅琴说,綦江区立足自身优势,为推进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努力建设“四区一城”,加快建设繁荣富强的渝南门户,努力成为重庆南部新的增长极。
“四区一城” 错位发展
潘毅琴透露,重庆市明确五大功能区划分以来,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綦江找准了定位,就是建设四区一城。
一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材料产业,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二是建设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以綦江丰富的高山生态避暑资源为依托,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
三是建设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的互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四是建设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探索深化渝黔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
五是建设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重庆卫星城。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
綦江工业园区是綦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新常态下工业及工业园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
潘毅琴表示,2015年,綦江工业园区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围绕铝材精深加工、汽车摩托车整车配套、节能建材等核心产业,搜索潜在投资者,积极主动上门招商。
建立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常态化。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帮扶力度,坚实分类施策、“一企多策”,深化实施“助保贷”,协调银行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产业引导基金,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大投入,进一步做好园区道路、管网、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商业、文体等服务设施以及仓储、配送等支撑体系,切实增加对客商的吸引力、对项目的承接力、对产业的集聚力,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专业化、园林式园区。
休闲旅游产业 活跃地区经济
采访中,潘毅琴还告诉记者,在旅游业方面,綦江区坚持“养身、养老、养心”特色定位,依托高山生态资源,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努力把休闲旅游业打造成为激活人气、催化经济的响亮名片。
差异化发展旅游产业。顺应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消费需求,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找准角色定位,分层次、差异化推进休闲旅游发展,着力打造重庆主城周边旅游地产首选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