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鹏
记者1月28日从柒一拾壹(成都)有限公司获悉,公司原总经理姥迫惠因任期届满,现已调回日本总部工作,而总经理一职则由西井公一接任,此次人事变动或将成为711在成都经营策略和计划改变的开始。此外,711今年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加盟店数量,计划年内在蓉新开设20家门店。
据介绍,现年46岁的西井公一于1996年进入711工作,并始终在日本工作,此前曾负责日本千叶县850家711店铺的运营管理工作。
2012年,按照公司安排,西井公一被派往天津负责组建天津公司,并于今年1月到成都任职。
2014年,711在成都门店数量大幅收缩,从2013年时的近百家下降到目前的60余家,红瓦寺店、光华村店、鼓楼国际店等门店先后关门,这不禁引起了“711是要退出成都?”的疑问。
对此,西井公一介绍了711开店的策略,开店前先要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考察区域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通过开立试验店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具体情况。然后,再从商品和服务等方面做出调整,但是如果试验店因面积、布局和区域等因素达不到预期,公司便会选择关闭并另行寻找新的店面。
“目前,成都711还未实现盈利,判断门店继续营业还是关门,不是单纯从利润率着手,而是看店铺未来的潜力。”西井公一表示,711到成都已经4年了,对成都人的消费习惯等也有所了解,后期将利用总结的经验提升开店的速度,并将扩大加盟店的数量。
虽然711准备再次扩大门店数量,但是同红旗连锁等本土便利店品牌相比,711的门店数量仍稍显单薄,这倒逼其必须形成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其中,便当等即食食品便是其强项之一,711亦正在同供应商寻求合作,将成都本土化的食物融入到便利店里。
此外,进口商品也将成为711未来的重要布局之一。“现在中国人很喜欢到日韩、欧美等地旅游购物,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旅游时,在711买的最多的便是高档化妆品。”西井公一介绍道,所以未来在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上,711还应尽可能多地导入日本、欧美的人气商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于如今国内火爆的电商领域,西井公一则认为,电子商务对大型商超等影响很大,但是由于便利店经营业态的不同,售卖的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拥有较强的即时消费性,所以电商对便利店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未来会考虑使用更为便利的电子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