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退休生活随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谭兴元

  

  上世纪60年代初参军去部队,随后转业来到重庆能源巨能集团川九建设公司参加矿山能源建设,从基层干到机关,一路风雨兼程,总觉得退休对于我是件很遥远的事。但时间如水流逝,不舍昼夜,使我还没来得及把上班一族的苦乐感受整理成篇,便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退休也好,可谓无事一身轻,我可以不再为按时到办公室报到而起个大早,也不再为繁琐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更不再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去恼神烦心。我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儿。

  然而在此以前,我曾在报刊上读到过有的文章把退休渲染成人生的一大转折。你看,某人刚退休不久就患上了忧郁症;某首长因为退休而使前来拜访的朋友数量迅速递减,被人白眼;还有某老总退休不到一年,看上去已苍老了许多;甚至还有的领导从岗位上退下来就患了老年痴呆症……

  由此,有人关切地提醒我说,退休后可要注意调理,似乎退休的人生旅车越过这条线,车窗外的风景就不再如歌如诗如画,取而代之的是冷落与寂寞,衰老与无奈了。

  说实话,我没有感受过寂寞,因为我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记得有位诗人说过:“这是一个平凡的年代,即便你的热情如火,才智如泉,激情如歌,也很难使你的生命轰轰烈烈成为伟人。”但我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平凡或是伟大,而在于他是否能在这平凡的世界中读懂属于自己生活的那本书,承受和理解生活所给予的一切,所以我选择平凡。“甘于平凡而拒绝肤浅,甘于平淡而追求作为”是我以前工作的座右铭。现在退休了,我也用这话来宽慰自己。

  退休后,老战友们聚在一起对我说,记得你当年在部队时是拼命地干,来到重庆能源后,无论在基层还是到机关,既不断“充电”,又忘我工作。还在《企业家日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又撰写了一部《国防教育读本》首发3.5万册。这几十年来既无所谓风光,亦无所谓不风光,有没有过索然无味的感觉?

  我是这样回答的:我承认自己平凡,但并不平庸。因为艰苦奋斗,不断奉献是一个人的本份。即使是奉献的多获得的少,我也总觉得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不可能是索然无味。

  退休后的生活,宛如演员卸了妆,成了观众。正如有首诗中所说:“年轻时看路,平坦;中年时看路,曲折;老年时看路,明白。”老年人进入了一个能客观欣赏和感受人生的较高境界,这可能是一种真正没有浮躁与轻率的成熟。

  退休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就喜欢在闲暇时候翻阅报刊,弄弄笔,现在又爱上了电脑。陆游说过:“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订了报刊还不满足,有时还去图书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总觉得报刊是一本百科全书,不读会有遗憾。读了也不能全记住,但却修身养性。每到会心处,便“欣然忘食”,其乐融融。

  古有诗曰:“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翻阅报刊之余,心有所感,便采写点短文。退休10多年来,还年年获重庆(煤炭集团)能源集团开展的“新闻杯”竞赛优秀通讯员。我之所以不停地写,一是有感而发,想与众多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二是为了养生,精神不运则愚,思维不用必衰。我追寻精神的绿洲,不时敲打键盘,恰恰保持了身心平衡,有益于健康,岂不美哉?

  虽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点滴儿生活感悟,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