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传旺 李海滨
今年7月份以来,山东临沂蒙阴县局(分公司)以“商零在途”信息系统的全面试用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紧抓车辆管理、客户服务,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降本增效,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卷烟配送看似简单,其实越简单越需要精益化管理。自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在车辆养护、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终端服务等方面,我们都有一定的变化,实现了企业红利的增长。”临沂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主任刘奇介绍道。
“降耗”有妙招
“这辆车离合磨损比较严重,其他配件没有大问题。”
“嗯,车子机油不太多了,再补充点机油,多注意车辆保养就可以了。”
……
临沂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为进一步确保车辆安全,降低维修费用,由5名老驾驶员组成车辆评审小组,每个月对所有送货及备用车辆进行检修,并及时上报相关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每辆送货车都处于最佳状态。
“这种评审方式不仅保证了送货车辆安全,降低了维修成本,也让我们驾驶员增长了维修车辆的知识和技能,送货车在路上出现的小问题,现场我都可以抢修了。”作为受益者,驾驶员戚建满对成立车辆评审小组双手赞成。
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借助“商零在途”系统,制定了“三定”降耗法,即定线路、定里程、定油耗。通过“商零在途”系统,物流中转部对每辆送货车送货路线情况进行记录,为持续优化配送线路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时,还能记录每日行驶里程、燃油量等运行数据,降低了管控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
“利用新系统的实时监控、线路优化,里程和油耗已经成为可量化的指标,出于人性化考虑,里程最高可浮动5%,油耗最高可浮动3%,若超出了该范围,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以此作为考核奖惩的硬指标。”刘奇说道。
为了向车轮要效益,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不断修改完善车辆维修保养和油耗制度,把送货车辆运营成本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每月评选“节油标兵”,并将车辆节油保养知识作为仅次于车辆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每周例会、每月总结会上反复宣讲,切实增强了驾驶员的节能意识。
“智能”增效益
“以前送货,在一家零售店完成清点卷烟、交接签字、收货款等工作最快也要5分钟。现在进店、扫卡、拍照、签单、贴单,1分钟不到就都完成了,而且这些工作都是在公司的监控下完成的,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放心。”说起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变化,送货员王宏达感触颇深,“记得去年有一次去一家商店送货,我们才刚走了半个小时,就接到单位电话,说刚刚被客户投诉了。原来,商店里少了一些烟,后来我们回去帮他找到了,投诉撤了,不过却耽误了工作时间,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好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实现行程可视化,刷卡、拍照实现痕迹化管理,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一个步骤都有根有据,配送工作轻松了,客户满意度也提高了。”
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个零”标准,即送货到户“零延误”、卷烟落地“零差错”、服务客户“零距离”,得到零售客户的支持和好评。
“以前考核得分,经常有同事质疑分数的科学性,我总要耐心解释,现在好了,根据新系统的传输数据,定位准不准、送货到不到位、货款回收及时不及时、客户满意不满意,一目了然。”物流中转部后勤孙宁介绍道。
此外,蒙阴县局(分公司)物流中转部还制定了送货服务工作标准与要求,成立了以中转部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检查考核小组,根据油耗控制、卷烟配送、投诉记录、客户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用数据说话,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将考核分数“晒”出来,将问题“摆”在明处,使员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