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彪 职员
日前,山东交通部门宣布,2014年底到期的15条(段)高速公路将继续收费,主要理由是偿还银行贷款。此前,新疆等地也对到期公路采取了延期收费。目前,全国10万余公里的高速公路中90%以上要收费。专家估算,全国高速公路一年收费在4000亿元以上。数据显示,被称为“印钞机”的高速公路,高速企业利润率多在30%以上,超过金融、房产行业。(12月1日《新京报》)
高速公路收费越高,意味着物资流通成本越高,这样也就难免会对各地经济社会获得更大发展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反之,高速公路收费越低,意味着物资流通成本越低,也就更加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正因为公路收费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决定了公路作为一种交通基础设施,天然具有公共属性。
也正因为公路天然具有公共属性,所以从理论上说,公路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并供车辆免费通行,以最大程度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利益。当然,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并无不可,但是公路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公路收费只能按照保本微利原则进行,利润只能维持在保障还贷所需的最低程度。
但是数据显示,当前高速企业利润率多在30%以上,超过金融、房产行业,表明公路这样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品,已经事实上演变成企业牟取暴利的工具。这无疑是严重背离公路的公共属性的体现。其后果就是加重车主经济负担,增高物资流通成本,影响与妨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损害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公正。
而当前高速企业利润超金融与房地产,损害公路公共属性现状要能得到有效改变,首先需要有关方面严格执法,通过对违法延长高速公路收费年限行为实施严惩,真正将有关高速公路收费年限规定执行到位;其次,对于尚在合法收费期限内的高速公路,应当通过审计结合收费年限与车流量等,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而更为根本的做法则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府财力不断增强,逐步取消政府还贷性公路与经营性公路,由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建设公路,或者政府贷款修路由财政资金与特定税收偿还,以使公路的公共属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彰显,并由此而促进各地经济社会不断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