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APEC高调宣布推进全球价值链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四川加工出口企业或受益

  ■ 梁现瑞 刘川

  新闻背景:

  11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介绍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有关情况。高虎城表示,部长会议已经成功就《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和《全球价值链中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两大倡议达成共识,这是APEC成立25年来首次针对全球价值链制定政策性、纲领性文件。

  从逻辑关系看,两大文件,前者是目标安排,后者是实现路径,一前一后,宣告全球价值链已经从先前的理论研究走向具体实施。在此过程中,深处内陆的四川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企业该怎么看?怎么办?记者邀请四川学界和产业界人士对此进行了专业解读,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是对加工出口企业的一个很大利好。

  怎么看?“人家吃肉,我喝汤”的传统要结束 一台市场售价299美元的IPAD,负责研发和营销的美国公司拿走160美元,提供关键零部件的日本公司拿走130美元,剩下的可怜的9美元,才是留给负责组装和包装的中国企业,比如四川的富士康。

  在这样的产业分工格局之下,坐拥技术和资本优势的欧美企业拿走绝大部分利润,中国的加工企业付出大量的人工和环境成本,最终除了得到一个漂亮而虚幻的出口数据外,真正的利润少得可怜。

  形象地说,在既有的产业分工中,苹果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就是金字塔的塔基,数量庞大,但没有话语权,属于典型的“人家吃肉,我喝汤。”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逯建认为,受到互联网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推进,产业全球分工越来越明细,但在传统背景下,价值链和产业链并不完全吻合,处于知识、资本节点上的企业和地区分得的价值多,而出于制造节点的企业和地区分得的价值就少,形象地说,就是有技术、有创意和有资本的国家和企业分得的利益多,而付出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的国家和企业分得的少。

  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根本的目的就是改变上述价值分配格局,提升处于传统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的附加值。

  “这样的提法振奋人心。“长虹公司企划部部长、新闻发言人刘海中表示,全球价值链也是全球商业链,将研发、制造、和交易三个环节打通,形成一个闭环,互为交互、互为关联、互为利益, 这就意味着在全球分工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下,处于制造节点的中国企业的价值将被重新认识和提升,这对于包括四川在内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加工出口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翠红认为,虽然中国贸易量的总体规模可观,但是加工业在其中所占有比重大。总体上来说,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从出口中获得的贸易增加值在增加。今后,中国大陆生产IPAD的企业有望分得更多的收益。“不再是9美元,有可能是29美元甚至更高。”杨翠红说。

  怎么办?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是当务之急 高虎城表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跨境投资、离岸贸易和外包业务进行重新配置,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带来了贸易形式的变化。但现行国际贸易统计仍以传统贸易形式为基础,难以准确反映全球生产链的全部过程,也没有考虑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国际贸易出现的上述变化,无法全面体现贸易对就业和收入方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政府的贸易政策。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国际贸易统计做出适当调整。

  这次部长会议已经达成共识,首先要构建全球价值链中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战略框架, 推进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改革。

  “全球价值链问题不仅仅是贸易统计问题,也是一个贸易政策问题。”高虎城说,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投资、服务、中小企业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制定适应全球价值链发展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帮助发展中成员从全球价值链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当中受益和发展。

  刘海中表示,推进全球价值链重构,加强同样处于价值链同样环节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让不同价值链的经济体都能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利益共享的诉求。这也需要政府、组织、机构等通过政策导向和牵引、资源匹配、环境营造等方面去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