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倒流”看牙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眉山口腔医院业务院长、主治医生陈刚见闻录

  ■ 本报记者 王长才  

  

  近期从成都专程去乐山、眉山看牙医、治牙病。成都医学界藏龙卧虎,有排名全国第一的综合性医院,有在全国大学学科评价中高居榜首的口腔专业,早已成为省内外患者趋之若鹜的求医地。我等如此舍近求远,从成都“倒流”到地市治牙,其实盖为一口碑极佳的牙科医生——眉山口腔医院业务院长、并负责着乐山两家牙科诊所的主治医生陈刚所吸引。

  

  眼光独到的诊治

  

  人生在世,怎一个吃字了得,可这主事吃饭功能的牙齿却偏偏最不争气,最为薄弱也最容易出毛病。笔者自诩体质尚佳体力胜过年轻人,几十年人生很少患病更没为众所忧心的慢性病发过愁,却不幸早早被不争气的牙齿所累。半年几月前一位当电视台主持人的侄女从乐山来寒舍,说是有一在乐山和眉山两地行医的牙科医生,此人姓陈名刚,出身牙医世家,技术上乘且医德好口碑佳,她的不少亲属都有过找他治牙的经历,竭力劝我也去那治牙,找那医生给好生收拾一下我这口腔的残局。

  毕竟在成都已同牙医打交道多年,如今远非闲人,惧怕奔波费时费事,虽相信亲友的举荐却很难下决心成行。时值国庆前夕因故去乐山,侄女接风时饭桌上见我这牙齿的惨状,再度说到此事,我因刚在成都做过牙种植尚未完事,同行的妻正好有牙不适,侄女于是打电话联系上陈刚医生,待他从眉山到乐山出诊时,另一位侄女当即驾车送我和妻一道前往。途中,开车的侄女言及她的澳籍先生安东尼与另一位亲属史迪文来乐山时,去到陈刚处治牙效果如何好花费又比澳大利亚如何少时,颇有一些惬意、赞许的神情。

  这些年各地牙科诊所遍地开花,“产能”大增,不少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可陈刚在乐山苏稽镇的这家规模不大外表也不算堂皇的诊所,直到我们到达的下午三点多还人头攒动,给人一种“生意”红火的印象。待腾出手来,陈刚给妻作了检查,照了牙片,并很快得出结论,称妻的牙痛等症状主要乃以前治疗不到位、不彻底所致。

  我们感到惊讶。妻处事谨慎对治病的要求也较讲究,治牙也已历时多年,大多就治于成都有档次的医院,且多是人言较好自己也感觉不错的医生,还是做的根管治疗,何故会旧症复发、再生疼痛?陈刚解释说,这根管治疗其实很有讲究,关键是要做到彻底才行,比方按照根管治疗的规范要求,必须得做到多大宽度、多大深度,方可全部清除牙髓,除净感染物。如果不按治疗标准严细操作,功夫没下够,治疗的长度、深度不够,牙髓及废物清除不彻底,自然会留下隐患。他边说边在牙片上比划着量起尺寸,说你这根管治疗该有多长多深,当初的治疗又差了多少多少。如此一番论说,我们虽说外行,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能不信服他的见解。

  陈刚说欲彻底解决问题,应对这几颗患牙重做包括根管治疗的一系列整治。内有一牙松动且痛,作用不大还累及好牙,但目前治疗其他牙时此牙尚需扛鼎咀嚼,故暂且留用,嗣后再行拔除。另有一牙因去除牙髓后牙根逐渐变脆,硬度强度减小,为此需要对这个牙根植入金属桩或纤维桩予以加固,然后再安装烤瓷冠,以增强其承受咬合压力的能力。

  陈刚如此这般一番论道,给人一种身手不凡的感觉,不得不佩服这医生洞察问题的专业能力和独到的眼光。其实这几颗患牙妻在成都已做过治疗,要拔除的那颗牙更是刚做了根管治疗没多久,看来真是花钱花工夫还白受罪了。但凭“久病成医”的经验和感受,又不能不承认陈刚说得有理,且非此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悉听尊便,全由这第一次打交道的陈医生安排处理,并于当天接受了他对一些缺损部位的修补。

  

  “德艺双馨”的牙医

  

  第一次就治于陈刚,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他说为了我和妻治牙之便,可介绍一供职于成都某著名诊所的同门学友,便于以后就近诊治,但我等觉得已难舍这位难得遇见的牙医好手,于是决定,后续治疗依然来找陈刚。考虑到成都到眉山较近,且他大多是在眉山上班,于是待他在眉山时特地前往。今年国庆过后至今,我们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几次从成都专程前往眉山找他治牙,对他的经历、学识、技术和为人等,也约略有了一些了解。

  陈刚1973年出生于广安,小平先生的乡友,高中毕业后入读重庆医学院,经历一些曲折后走上了专事口腔医学之路。据悉陈刚的父辈是牙医,他自己从小耳濡目染,见识了当牙科医生的种种责任与艰辛,因而早先他并没打算子承父业,干这一行。但后来一旦走上这条路且认准方向后,即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要干就要干得好干得出色,于是开始了在业务上的艰难跋涉,苦学苦钻专业理论知识,兢兢业业干好琐碎的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地为每一位患者效力,从而在十多年的牙医生涯中逐步成长起来,获得了患者的赞赏也赢得了上佳的声誉。

  “功名”初成的陈刚并不满足,近年来又瞄准口腔医学发展前沿,再进校门进修提高,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先后在堪称中国口腔医学翘楚的华西医院口腔医学院进修修复学和正畸学,并被声名显赫的四川省口腔医学会特聘为第一届专业修复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口腔学会的研讨与学习。多年的实践及提高,逐渐形成了他擅长口内、口修和矫治各种错颌畸形,各种牙性、骨性牙颌畸形及疑难病症诊治的专业特长。

  几次治牙的观察,看来陈刚果真名不虚传,不愧一位功底扎实的牙医高手,但他却心照不宣地坦言,其实每一位牙科医生在熟悉专业业务技术后都具有个人独到的眼光和操作手法,而在这个蜕变过程中,贯穿其中的就是那不忘初衷的责任。

  作为一门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的医疗技术,陈刚此言道出了当好一名牙医的关键所在,也从某个方面折射出他特别看重的职业操守和为医之德。据悉他以前在乐山沙湾行医时,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由家人背着前来治牙,如此高龄的老人,口腔早已唱了空城记,且牙槽骨萎缩承载能力差对假牙的适应能力也差,注定是费力难见效的苦差事,其他牙科诊所都不愿收治,陈刚却以为患者着想的仁爱之心接下来,耐心细致为老人检查、诊治、安牙,继之又主动上门服务,为行走不便的老人做假牙修整、调试,还尽量减免了一些费用。后来当这老人用他做的假牙甜甜地吃起苹果时,万分感激地告诉陈刚,自己已经三年没有吃过苹果了,令其家人也令陈刚大为感慨。

  

  期盼医患的“双赢”

  

  早年生活的困顿,农村的艰苦磨炼,哺育了勤劳朴实、智慧灵性、天性善良的陈刚,长期的自励与苦读,工作中的积累与提高,奠定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牙医的素质基础。“我是一名医生,同时我也是从农村走来。我唯一能够为您做到的就是我对您的‘心口合一’,做一名坚守本心的‘良心牙医’。”他在眉山口腔医院诊室门口医生介绍铭牌上的这句话,正是他不忘本色、勤勉行医、说到做到,尽其所能为患者排忧解难的真实写照。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内需难开、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大量面世的牙科诊所也已形成“吃不饱”的“买方市场”,可陈刚所在的三个口腔医院(诊所),却似乎很少为客源发愁,并因此促进了医院(诊所)的发展。眉山口腔医院已成为规模可观的二级口腔医院,拥有从美、日、韩和丹麦等国引进的尖端医疗设备,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医务人员队伍和其他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可为患者提供优雅温馨的全方位优质服务。陈刚自己主理的位于乐山苏稽和沙湾的两家牙科诊所,也经营得红红火火,受到社会民众的赞赏和好评。

  陈刚说他习惯于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埋头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偶然见到的另一位眉山口腔医院领导,也向我们证实了陈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对工作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陈刚婉拒了我们提出的做一次详细采访的要求,却对无意涉及到的医患关系问题谈了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改善医患关系应着眼于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而不能只苛求于医生一方,看不到医务人员的艰辛和付出。他说他们医院组织过一次大型义诊活动,为一些孤寡老人和困难人员免费搞口腔诊治和修复,一次他为一位患者安装好假牙后说,你如果戴着不合适再来我为你修整啊,不料这受助者却说这不花钱的东西,不好戴我扔掉就是了还修什么呀。陈刚说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他,他说不单是医务人员的辛劳和心意,光是这假牙的制作成本就得花多少钱,怎么能够这样说话呢?怎么能这么不尊重医生付出的心血呢?他说整个义诊活动中他们医院为患者免费安装的假牙不下几十副,却很难得听到一声“谢谢”,想起来也真有点儿寒心。

  医患关系不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问题,而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社会道德滑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下中国的医患关系也确实不算好的现实情况下,人人都会期盼医患双方相得益彰的“双赢”而不是两败俱伤的“双输”。如果医务人员队伍中多一些像陈刚这样技术过硬而又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的医生,如果广大社会民众对付出心血、汗水和智慧的医生们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宽容,那么最终受益的,将不仅是身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的医生们,更将是我们谁也不可能免俗,谁也不可能不同医生打交道的广大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