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勤
一般而言,企业制度有四种状况:一是制度不完备;二是制度完备,但不严格执行;三是制度完备且严格执行;四是制度被高度认同且严格执行。不同的制度状况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缺乏制度约束的企业肯定是混乱的企业;而对于一些企业,如果有制度而不严格执行,企业将会在顾客面前失去信誉,管理者在员工面前失去威望,企业内部也将陷入虚伪、投机与混乱状态;若是制度本身缺乏潜能,严格执行虽然能够保证“秩序”,但不一定有效率;若是制度本身符合“人性”化,它就一定能够焕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无限潜能。
长虹集团以管理见长,长虹的制度管理处处体现出对员工的刚性约束,有一套细而规范的制度,上班有事出厂,需要有关手续领取“工作期间出入证”;迟到、早退、中间溜号一个月累计两次者辞退;员工不能从事第二职业等等。一名中层干部曾为产品开发出过不少力,然而由于出厂办事期间去了一趟股市,回来就被免职。其执行制度,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然而长虹成功了。长虹的成功就是制度文化建设的结果。
4.核心层——企业的精神文化(也是狭义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又叫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企业的意识形态文化,并且会受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影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团队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正如美国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
在企业精神文化中,共同价值观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对各种事物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排列,构成了个人价值体系。比如在同一环境,有人对地位看得很重,有人看得较轻而注重工作成就,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致。
人的价值观决定世界观。人从出生起与家庭和社会中的广泛联系就体现、记录在身上,人与各种事物相互影响,这种种直接、间接的联系以及回馈是人们价值观的来源。虽然个人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随着生活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例如幼年认为珍贵的东西,到老年却不喜爱了,但是有些基本观念,往往相对稳定,它们对行为长期起着指导作用。
价值观不但影响个人行为,还影响团队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成员在参加企业之前都有着各自的经历,都带了形形色色的价值观进入企业。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同一条规章制度,认为其合理的人就会认真贯彻执行;认为其错误的人就会拒不执行。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为,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才能解释他们的行为,并作为开展思想工作的依据。同时,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人在选择企业目标时,就要考虑到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人员和群体的价值观,只有在平衡各方面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
5.轴心——企业家精神
企业创立者将其对人生的感悟、外部世界的理解、个人价值观融人企业文化之中,赋予每一个企业特有的灵魂;其传播者选择最佳途径,凭借非凡的智慧,寄托毕生的才华,打造出企业文化最坚实的堡垒。不同企业家构建起不同的企业文化。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企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细胞,企业家就是细胞核,企业家精神就是最核心的基因,正是因为这样的地位和重要性,企业文化的中轴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结构是轴心,是把各个层面组合起来,并带动整个系统高速、健康、和谐运转的动力源。
企业家是社会稀缺资源,是他们的睿智与执著推动了企业发展,并创造着社会财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就是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者、率先垂范者、新文化倡导者、文化变革积极推动者,四种身份集于一身,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围绕着企业家精神放大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精神也是核心生产力。企业家精神最能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合理调配和充分挖掘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实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化,在追求利润和市值、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可否认,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但是在创造过程中,企业家作为特殊员工,这一文化因子是特殊的文化因子,起着特定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处于导航、主脉的地位,企业文化没有了企业家精神就失去了核心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
现代企业家就是能带领一个组织成功地发现、确定财富的人,他们敢于冒险,善于决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成功把握商机;他们有号召力,影响力,靠自己良好的品质、人格魅力与奉献精神,把一群人凝聚在自己周围,为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辛苦工作;他们有丰富的综合学识,并能把这种学识成功地转化为处理问题的智慧,在企业危急关头高瞻远瞩,指挥若定;他们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并能为保护和发展民族利益牺牲自我。在企业家精神中,深刻地蕴含着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他们具备敏锐的文化洞察意识和能力,深刻的文化体验意识和能力,全面的文化整合意识和能力,灵活的文化变革意识和能力,悠远的文化感悟意识和能力,独到的文化捕获意识和能力。正是以上这七种精神、六种意识和能力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企业家人格特质。
与此同时,企业家又各自具有不同个性特征,各自营建不同企业文化。这也正是企业文化不可复制、不易模仿、拿不去、偷不走、拆不开、买不来的根本原因。
(摘自《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