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建立四项体系 驱动企业精细化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戚新平

  

  为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围绕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近年来,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以四项体系为核心的精益管理模式,推进企业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可持续化发展,着力体现多用心思、少花钱、少用人、少用物。

  建立战略导向的组织保障体系。面对新的发展变化和挑战,湖北中烟成立专门研究团队,运用优劣势分析法,准确把握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定位,明确“一个转型、三个转变”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型,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部挖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科学调整和优化组织机构,打造扁平化组织体系,逐步精简总部机构和人员,有效促进资本管理向资源管理、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操作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同时,湖北中烟成立精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湖北中烟精益管理实施工作方案》,明确精益管理的目的、意义、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重点在精益研发、精益烟叶、精益营销、精益制造、精益物流五个方面进行全面

  部署和方案细化,对涉及人、财、物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提高企业管理的集约化、科学化、协同化和制度化水平。

  建立目标导向的精益绩效体系。以目标为导向,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基础上,聚焦效率和效益,结合战略管理、对标管理、创优管理和创新管理,系统构建精益目标指标体系,使精益管理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同时,重点围绕卷烟工厂准法人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形成一整套精益评价标准,保证精益绩效体系在企业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

  建立问题导向的精益推进体系。以精益课题为载体,围绕控本、降耗、提质、增效、安全五方面内容,系统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统一制定湖北中烟年度精益课题计划,明确公司级精益课题和部门、工厂级精益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运用头脑风暴法和标杆分析方法,推动精益管理工作措施落地。其中,针对卷烟材料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偏高的问题,物资部门通过系统分析,确立战略采购管理体系管理研究课题,通过建立战略采购管理组织架构和标准业务流程,把精益管理模式传导至所有供应商和合作方,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

  建立价值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利用“价值流程图”梳理诊断企业关键价值链,减掉浪费资源且不创造价值的环节,进一步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制度文件,重点推进三大精益工程。

  一是精益研发工程。通过整合黄鹤楼科技园产学研平台,实施原料研究、新品市场调研、香精香料研究工作前移,形成技术为产品所用、价值为消费者认同的精益研发机制,使开发的新品获得广泛市场美誉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

  二是精益制造工程。以“质量零缺陷、过程零浪费、现场零无序”为追求目标,在武汉卷烟厂推进国家局重大专项“卷烟制造过程西格玛水平测评系统研究”项目,开展6S、标准作业程序、实时生产系统、质量功能展开、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精益流程、精益安全等丰富多样的精益管理活动。通过开展“提高烟丝耐加工性研究”、“提高梗丝出丝率研究”等提质降耗研究项目,有效降低烟叶和材料的单箱耗用。

  三是成本降低工程。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成本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围绕降低产品设计、采购、物流、生产、管理、投资等成本,系统梳理并制定专项成本降低工程方案,通过持续的精益管理实践,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在新增效益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