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中西部首家台资商业银行落户
9月12日,甘霖副省长在成都会见台湾第一商业银行董事长蔡庆年一行,双方就台湾第一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开业、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甘霖代表四川省政府对蔡庆年一行表示欢迎。甘霖说,近年来川台两地的经贸交流不断加强,两地往返航班达每周30班,四川有台资企业1675家,在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发展。甘霖指出,目前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需要加强的,包括便利的服务、产品多样化、现代的技术、风控等等,希望台资银行的入驻能注入新的动力。
台湾第一商业银行董事长蔡庆年介绍,台湾第一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将于9月15日在成都正式开业,是继2010年12月在上海开设首家分行后在大陆开设的第二家分行,也是中西部第一家台资商业银行。台湾第一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希望将这些经验带到四川,更好地服务在四川的中小企业。
省政府副秘书长吴显奎,省台办主任周敏谦、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王川红及四川银监局、人行成都分行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据四川省政府网)
[雅安]
启动“1+4+N”并联审批模式
近日,雅安市制定并印发《进一步加强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实施方案》,启动并联审批领域“1+4+N”审批模式,建一条由企业设立登记通往项目竣工验收的行政审批“高速公路”。来雅安投资的企业,从设立登记到开工建设的审批时间,只需52个工作日,而原来这一环节需要148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审批时间,也由136个工作日缩短至64个工作日。
针对灾后重建项目多的情况,去年雅安市就设立审批“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办事不过夜”的原则。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首个投资雅安的重大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有限公司从工商注册登记到完成审批,仅用时38个工作日。据统计,从去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共有295家企业接受并联审批的服务。80%以上的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企业设立登记的全部手续。
今年,雅安市总结去年的经验,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雅安市将原有分散的审批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制度,建一条行政审批“高速公路”,服务企业需求。
在“1+4+N”并联审批模式下,雅安市专门设立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负责受理、代办、督办等工作,原有审批流程被整合优化为“设立登记、立项、规划建设和竣工验收”4个阶段,由参与并联审批的N个职能部门共同为企业服务。在这个审批模式下,工作时限大为缩短。
配合“1+4+N”并联审批模式,雅安市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工作人员全天待命,随叫随到。(张婧 游飞)
[绵阳]
北川瞄准千亿通航市场
乘坐北川造的飞机遨游新县城,到北川的航空培训学校考“飞机驾照”,这是北川人追梦蓝天的梦想。日前,记者在北川新县城的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看到,一条临时便道直通山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修建机场临时起降点。经过半年多准备,产业园已完成初步规划,正在加紧进行通航机场的立项审批、征地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北川打造通航产业、翱翔蓝天的梦想开始“起飞”。
通航产业是绵阳“十二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朝阳产业。业内人士估计,未来5年中国通航产业将达到千亿行业规模,形成万亿行业拉动。绵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早在2012年,就开始布局绵阳通用航空产业,在北川规划建设面积4.62平方公里的绵阳科技城(北川)通用航空产业园,瞄准了逐梦蓝天的千亿市场这块“蛋糕”。“绵阳是我国唯一的‘科技城’,北川品牌效应明显,发展通航产业具有政策机遇优势明显、技术和产业基础雄厚、地理和空域条件好三大优势。”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张伟告诉记者,加之地处大九寨环线,境内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等因素,都为通航产业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规划,产业园将依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九洲集团和入驻企业,加快打造通用飞行器、航空发动机、北斗导航及空管设备研发中心,并带动形成轻型飞机(直升机)产业集群、无人机产业集群、运营培训产业集群、旅游服务产业集群、北斗空管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目前,控制性规划初稿编制已完成,规划环评报告已启动编制并提交审批,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整体规划审批。
北川通航产业园建设已迈开了实质性步伐。经过多次论证,今年4月,民航西南管理局正式批复北川通用机场选址论证报告,将在北川新建一个拥有长1000米、宽30米的跑道,1条平行滑行道,4条垂直联络道,600米×50米的停机坪,8800平方米机库以及通信、导航、供油、航管综合楼等相应配套设施的一类通航机场。“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对接立项工作,力争北川通航机场成为全省首个立项的通航机场。”张伟说。
产业园成立之初,除积极培育本土优势企业外,市县领导还亲赴一线,开始紧锣密鼓的通航产业招商工作。去年,绵阳与美国乔治海因茨飞机制造公司成功签署了联合投资生产CH悍马型飞机的协议。今年,经过北川县委、县政府先后4次对接,省体育局将省航空运动学校搬迁的唯一选址定在北川通航产业园。中航工业集团以及捷克、乌克兰等多个国家的企业也与产业园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一方面借力科技城的优势,通过错位竞争,靠自身实力积极发展靶机、气象无人机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优势产业项目;一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乔治海茵茨公司等厂家的成熟机型,迅速占领市场,从根本上确保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将聚集5家以上研发企业、8家以上制造企业、10家以上运营培训企业,不仅可研发生产飞机发动机、轻型飞机、无人机、空管设备等多种通航设备及整机,还将配套形成旅游服务、运营培训、北斗空管等一系列产业链,使之成为四川省影响力最大的百亿级通航产业特色园区。(王守蕾 任毅)
[德阳]
中小企业逐鹿资本市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四川省德阳市通过出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破解制约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瓶颈。
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场内市场的主板、创业板以及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为推动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德阳市政府出台了《鼓励企业通过多层自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奖励办法》,最高奖励达250万元。
据德阳市准金融商会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纳入德阳拟上市培育的企业达63家,已有上市企业4家,并有16家中小微企业先后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场外市场成功挂牌,私募股权直接融资规模达到1.2亿元。(钟和)
[宜宾]
直航城市达到十四个
随着9月11日上午宜宾飞往青岛的第一班航班起飞,宜宾机场直航城市达到14个。
据了解,2013年宜宾机场突破40万/人次吞吐量的目标,实现了年增长45%,创纪录地达到了43万/人次的吞吐量,2014年预计突破50万/人次吞吐量。现已有直飞航线12条,加上近日开通的厦门和今天首航的青岛航线,宜宾机场直航城市已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杭州、拉萨、贵阳、宜昌、西安、丽江、三亚、厦门和青岛。
据机场宣传部郑经主任介绍,宜宾机场下一步还会将现有每天一班的北京航线加密为每天两班、将深圳航线每周三班加密为每天一班,尽快促成开通武汉、红原或者九寨沟航线。(杨波 韩迅)
[泸州]
6大项目落户长江经济开发区
据悉,今年1至8月,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签约引进6个产业项目,引进国内市外到位资金10.6亿元,同比增长20%。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局副局长朱秋润向笔者介绍,开发区在招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项目信息库,积极主动外出上门拜访招商;依托年会、展会宣传推介园区,委托专业策划团队进行宣传,提升园区影响力,广泛开展招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落户的6个项目分别是:泸州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四川共筑西南医药物流园、运捷物流、川友物流、振华车业、同酿酒业项目。重点在谈招商引资项目包括:中国物流海尔虚实网服务园、西南创意设计印务产业园、西南泸州现代公路物流港、西南建材产业园等10余个。
朱秋润介绍,开发区目前正加强港口物流战略合作,积极与川滇黔结合部的25个市州和重点企业做好对接和营销,加大港口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宽港口经济腹地,建设川滇黔航运中心。经过充分对接,已与成都综合保税区、资阳市、绵阳市等签订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协议。
笔者了解到,开发区现有企业419家,基本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体系。未来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新材料、现代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今年1至7月,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1.3 亿元;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1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5亿元(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7亿元。(秦登杰 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