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中国对G20机制建设的贡献和作用时,多伦多大学20国集团研究项目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科顿认为,20国集团成立以来,中国始终是该集团内不可或缺的、日益积极的、影响不断扩大且卓有成效的全球领导者,尽管这个全球领导者是谨慎的、勉为其难的且尚未完全名副其实的。
科顿表示:“中国已于2012年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和第二净债权国,中国日益增长经济实力使中国能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自1999年以来,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和社会开明度日渐增强(也许步伐较小),对政府的掌控力度加大,对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能有效回应;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领导人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参加国际峰会的经验日益丰富,在20国集团外交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们将20国集团作为加强自身与各国领导人相互联系的平台,尽管还不能将其作为发展深厚的个人关系并加以利用的俱乐部。”
科顿强调,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2008年上升到国家领导人层面,2009年成为各成员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此后,20国集团机制逐渐完备起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中国的支持和配合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在20国集团中的领导地位日渐提高但并非完全名副其实,一连串日益加剧的全球金融震荡使中国猛然意识到自身的软肋。这一连串全球金融震荡首先于1997年发生在其亚洲邻国,继而于2008年发生在美国,后又于2010年发生在欧洲,威胁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在中国与外界联系日益密切因而更易受到攻击的情形下尤其如此。在环境、健康、粮食和能源震荡、日常社会冲突和西部边远省份分裂活动日益加剧的情形下,中国领导人深知,为防止国内动荡和政权变色,确保领土完整,中国必须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坚持市场导向型经济。因此,它们需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共同合作,以求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鉴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机构未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震荡,中国寄希望于20国集团,希望它成为有助于解决全球金融问题的永久性首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