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斗铉,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副总裁。此次,他给G20智库峰会带来的是其对中国与G20的新的视角。他认为,中国可以成为通过连接区域国家实现全球合作的“最佳实践案例”。
车斗铉在分析了G20取得的成就和目前的制约后指出,可持续发展仍是G20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任务。而许多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差异、极度的不信任、社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等,均会导致“真正的”协作措施的失败。最重要的是,这一严峻的现实主要是源于各国对其他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极度的不信任。
他特别指出,在亚太地区,20国集团中的6个成员国(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彼此在地理位置上毗邻,8个成员国涉及共同关注的议题(加上美国和俄罗斯),每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实力或动机从不依赖于客观的评估,从而使之不可避免的参与战略竞争和军备竞赛。
基于此,车斗铉认为,20国集团各成员国在寻求真正的经济合作方式时关注于减轻战略不信任和猜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可以考虑以各种方式贡献其一己之力。因为中国借其独特性可以成为连接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起“桥梁”作用的国家,例如,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但在地区层面上仍然是发展中经济体。考虑到中国与20国集团的其他亚太成员国(如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的双边经济关系,其还可以通过连接该地区国家成为全球合作的“最佳实践案例”。
他最后指出,各国之间所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应成为应对全球挑战的一个理想模型。通过以这种方式展开合作,20国集团将能够建立起其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这种方法同样符合中国的外交原则——“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