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民众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必定高于其他商品,这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关系着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对此,四川得益绿色食品集团董事长杜诚斌表示,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有着直接与关键的影响,得益绿色在发展中就是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观念,坚守“做食品就是做良心”,把好食品生产原料关、规范生产操作关、责任制度落实关,并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增强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2014年7月20日,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使用过期劣质肉而遭到调查。随后,该事件随后持续发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7月21日,四川得益绿色食品集团就专门召集公司高管以及各个分公司、各个车间的生产管理人员,针对“上海福喜质量门”事件的由来,以及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和警示召开了专题会议。
“一个管理完善的公司,除了生产营销外,应该还有严格的内控部门,但是企业倘若没有了道德约束,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内控部门权力被剥夺,就会出现内控失灵,从而导致产品危机。”杜诚斌认为,一次产品信任危机,都足以导致一个企业垮台。要做好产品质量,最终还要从利益上引导,靠企业的自律,自身管理的规范来实现。所以,“我们得益绿色绝不用劣质的或者过期的生产原料,绝不做低劣的低档次产品,一定要永远坚守‘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这一道德底线!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生生不息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得益绿色公司总经理杜葳萱表示:虽然目前来看,得益绿色的食品质量安全在业内做得很好了,曾经的赞扬和表彰都只能代表过去,得益绿色还得绷紧质量这根弦,将得益绿色的“良心”理念一直坚持和发扬下去,在食品行业做一个长期表率,让老百姓放心得益绿色的产品质量!同时,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得益绿色每个从业者都必须适应食品安全新形式的变化和要求,要有新的思维观念和更加严格的产品质量管控手段。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当中,不仅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来操作,还应该积极反思,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和改进,用更高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就“福喜事件”,得益绿色公司还印发了相关资料,下发和张贴到各个车间和食堂,供一线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学习,加强警示并提高质量意识。同时,得益绿色公司还加强了负责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与研发、生产人员的交流,定期由销售负责人根据顾客的需求、市场的反映,向研发、生产人员提意见、找差距,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合作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