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提供对策措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涟水县职能机关调查分析园区企业用工趋势,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为深入分析园区企业用工趋势,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近日,江苏涟水县人社局组成调查小组,对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展了用工情况调查。调查小组深入园区各企业,通过发放填写用工调查表、问卷调查、现场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对企业用工数量、用工需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和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劳动生活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县企业用工情况。

  本次共调查企业40家,所属行业包括机械制造、粮油加工销售、木材加工、电子电工、服装加工、制帽、纺织等。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21575人,其中本地劳动力19717人,占职工总人数的91.3%;外来劳动力1858人,占职工总数的8%;从年龄构成看,35岁以下的占总数70%左右;从学历构成看,高中以上学历的职工占少数,高中以下学历的占大多数;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比例明显偏低。

  当前,涟水县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企业大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制帽及服装加工产业,用工量很大。从被调查的企业情况看,40家企业中共有19家企业反映缺工,共需新增工人2181人。与去年同期比增幅较大。预计每年约新增3000个岗位,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大多数,用工需求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情况将更加突出。以前企业招用技术工人难,现在是招用普通工人也难,企业用工紧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来高技能人才引进困难的矛盾,将成为涟水县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企业招工难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类矛盾长期聚集的结果,我们应该辩证而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就涟水县而言,只要企业适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企业用工难就会得到缓解。

  企业要从自身内部做起,改善用工环境。一是企业要发挥招工用工留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经济效益和劳动力市场价位,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改善工作环境。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要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来解决招工困难。二是企业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对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条件应适当放宽,让岁数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脚灵活的求职者也有用武之地。三是要实行以工带工。根据自身发展的用工需要,科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四是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通过体育活动、职工生日晚会、生产技能竞赛等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用情感和待遇留住员工。

  政府需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宣传本县的发展形势,请进来考察本县的就业环境,建立跨区域劳务协用机制,积极为企业引进劳动力。二是注重引凤还巢,积极推动优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三是把项目工作和招工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各单位和各乡镇要把提供用工服务作为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优质劳动力。四是着力加强开发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将之建设与县城配套,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做好企业用工工作。县人社局、总工会、妇联、共青团、扶贫办、残联、开发区及各乡镇要搞好有关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从增加工资、改善劳保、规范用工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入手,来解决面临的招工困难。搭建信息平台,拓宽招聘渠道。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地促成企业和劳动力的对接,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及时、快速和便捷的就业服务。

  (刘兵成 嬴兆富 陈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