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评论员 肖玉航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A股市场中首家退市再上市的第一股N川仪登陆上交所,当日以上涨44%收盘。通过对比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来看,这种先退市,然后再重生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市场未来退市制度与恢复上市的完善,而美国通用汽车的案例或更能体现出市场化思考的轨迹。
从世界资本市场来看,业绩不佳或触发上市规则相关价格而退市的公司非常普遍,对于这些退市公司而言,实际上成熟市场均留有重生的机会。可以说,川仪股份模式率先开创于A股具有一定的市场意义。
作为A股市场首家曾卖壳退市又再度IPO的公司,格外引起市场关注。相关信息显示原重庆川仪于1996年8月份在深交所上市,代码为000607,1997年、1998年连续亏损,1999年被“ST”特别处理。1999年6月份,重庆川仪进行重组。大股东四联集团将壳资源出售给华立集团,而原重庆川仪的资产负债则被置换出上市公司。从此例中国A股市场先退市,后再上市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市场规则的一个好事,也为未来业绩不佳、触发股价规则而退市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复活的机会。
研究成熟的美国市场发现,实际上先退市,再重生上市的案例非常之广,也显示了美国资本市场规则市场化一面,退市严格性与重新上市的宽容性。比如以美国通用汽车的情况来看,就可反映出市场化规则的一面。
金融危机爆发期间,通用破产退市,之后再启上市之路并成为当年世界资本市场最大的IPO项目,成功返身华尔街,通用的巨变引起全球投资者关注。人们对美国市场经济下资本市场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证券市场“优胜劣汰”市场化运作模式也有了更多的尊重。
相关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斯巴鲁等公司股份。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6月1日,美国的这家“百年老店”宣布破产保护,其股价也跌到了75美分,并于当时退出了金融重地华尔街的交易平台——纽交所。这家全球汽车业龙头,退市前股价与2000年4月份的94.63美元高点相比下跌了99%,其中单是2008年就下跌了87%。联想起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五大投行股价大跌,可以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资本市场规则与法律完善的欧美市场,任何公司都可能因经济衰退、公司自身问题遭受严峻打击局面,不符合上市条件就退市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准则。反观目前中国A股市场,一些公司连续10年不分红、有的业绩亏损累累资产明显为负,却能够始终在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没有退市。一些新股IPO一上来就是热炒,形成泡沫化的PE,但相关的退市政策却难产,一些利益包装、PE腐败类明显的公司仍然在风险中前行。然而,当时通用汽车的破产退市没有给我国相关公司以足够警示,泡沫、重组、内幕交易仍然大行其道。从通用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未来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彻底退出,也许是A股市场的一个方向。
在阔别股市16个月后,通用汽车业绩大幅度回升,并重返资本市场。通用的发行价为每股33美元,市盈率约8倍,低于福特汽车12倍左右,在纽交所挂牌交易首日收于34.19美元,涨3.61%,动态PE不足9倍。
从此次川仪股份的基本面来看,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公司各主要单项产品在行业中排名前列,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公司募集资金所投项目主要是为了消除产能瓶颈、发挥优势产品的规模化效应、增强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各券商对该股的合理股价也出现了评级上调。
美国通用汽车的退市与回归,表明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完善。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它不符合上市规则时就直接退市,而当其达到交易所相关条件后就可重新申请上市,这不仅体现出证券市场的巨大投资风险,也给了相关公司重生的机会,这是市场化最好的体现。从中国资本市场来看,由于市场化不充分,政策保护明显,一些公司经过这样或那样的重组保护,没有出现通用、贝尔斯登等那样股价雪崩退市的情况,很多泡沫风险凝聚、无分红回报的公司长期停留在市场上,其未来也可能将面临市场化规则的影响。
总体而言,通用汽车的退市与新生充分表明了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回归市场理性定价也反映出公司业绩的体现,更体现了“买者自负”的交易原则,本次中国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川仪股份的相关案例,虽然川仪股份此次IPO上市案例与美国通用汽车有所不同(前者是股东重组后,而后者是业绩回升后回归),但基本的退市后再上市却异曲同工,对我国资本市场而言,无疑具有较好的市场意义。基至少为业绩亏损与符合退市条件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退出后,如果业绩增长,进而带来复活的机会,利于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