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本周书籍推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必要的改革》

  作者介绍

  林木,现供职于君联资本,曾就职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经济观察报》和搜狐网。先后出版《网事十年》、《我在北大读国际MBA》及《让智慧起舞》等著作;在搜狐工作期间,创办并主持中国互联网第一个视频财经访谈栏目《林木专访间》。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辉煌而传奇的改革历程,思路和理念在这里相互交织、碰撞。

  中国的改革涉及领域之广、局面之复杂,堪称波澜壮阔、前所未有。20年的理论与实践锻造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的改革一定是一场必要的改革。

  多位堪称影响了中南海的经济学家们分别从国际经济秩序、老龄化社会、医疗改革、宏观调控、克强经济学、中国式创新、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改革20年的思想变革、政策制定和社会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中国改革发展历程的独特视角。

  这是一本足以唤起你对中国改革和发展20年五味杂陈的思索和回忆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凝练、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中国20年的改革进程。中国为什么要走这一步、中国如何走到了这一步,阅读这本书,你会获得深入的了解。

  《为爱而来》

  内容简介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1986年5月,朱邦月遭遇车祸,单腿残疾。随后,两个儿子也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一家四口全部残疾。1991年,母子三人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在总共四十多年的时光里,朱邦月遭受着难以想象的磨难,他用一条腿撑起了这个家庭。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作者简介

  朱邵华,福建邵武人。身患重病却意志坚定,活跃于网络、擅长写作,曾创作纪实长篇小说《只想做个好人》、《我的父亲不是生父》,并据此于2011年改编拍摄成电影《父亲朱邦月》。万榕书业最优秀的文字校对,为王朔、韩寒、安妮宝贝、冯唐、蔡智恒等知名作家的作品做过出版前校对,校对文字数千万。他的自传体小说《隐忍的生活》,使继父的感人事迹走向大众视野,继父朱邦月荣获得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等奖项,并被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社等媒体争相报道,以此改编的电影《为爱而来》已在全国播映。

  2013年1月5日,他离开了这个世界,遗体遵其遗愿,捐献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