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裘皮商会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行业商会特征,积极探索新时期商会党建工作新途径,开展了以“找点、扩面、供血、搭台、探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促进了以裘皮为主体的非公经济高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商会也因此先后多次荣获宁波市、余姚市两级工商联先进基层商会称号。
■ 余姚总商会 鲁纪定 特约记者 袁孝冲
余姚市朗霞街道裘皮产业凭借起步早、发展快、后劲足等优势,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完成了从“一个厂”、“一条街”到“一座城”的演变,并于2011年成功实现“产城联动”,这一跨世纪的“巨作”,使其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裘皮产业基地。据了解,现在的余姚市朗霞街道裘皮产业,已形成了包括生产、销售、原辅材料供应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1200多家经营户,吸纳了25000余名从业人员,年产销突破60多亿元,为余姚市的非公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早在1998年,朗霞就成立了余姚市裘皮同业公会;2007年,同业公会转型为余姚市裘皮商会,同时建立商会党支部;2012年2月,商会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同年,商会党总支经街道党委同意,成立了余姚中国裘皮城商圈党委。
记者从余姚总商会领导鲁纪定了解到,近年来,余姚市裘皮商会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行业商会特征,积极探索新时期商会党建工作新途径,开展了以“找点、扩面、供血、搭台、探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促进了以裘皮为主体的非公经济高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商会也因此先后多次荣获宁波市、余姚市两级工商联先进基层商会称号。
商会党建工作的“组合拳”
裘皮商会的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是一个商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商会引领会员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为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余姚市裘皮商会从改善工作硬件开始,专门辟出办公场地,设置党员集体亮相台、党建工作指导员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党建工作展示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建成了可以称之为浙江基层商会最大最齐全的党员活动场所。此外,商会还会每年不定额拨付足量党务活动经费。
在做好硬件的同时,商会致力于打造服务型商会党组织,成功搭建了三大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定期组织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裘服研发知识,邀请国内外裘服专家来裘皮城作经济形势、裘服研制、品牌提升、展示展销等讲座;二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不定期组织担任市、街道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会员召开座谈会,征集提案、议案;积极开展街道年度经济政策意见、建议,为政策出台提供参考;及时收集、上传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企业的诉求;三是搭建经营服务平台。设立品牌指导、企业维权、纠纷调解、税收代征、工商代理、融资服务、信息发布、创业指导等服务项目。
为有效破解裘皮行业党员管理难题,余姚市裘皮商会构筑了五项工作网络机制。一是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目标相同”原则,下设六个支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网络;二是通过配强总支和分支部班子,把既懂得市场运作,又熟悉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分配到商会党组织中担任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是商会党组织分别与会员居住地党组织一起实施工作地与居住地双重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了大部分会员党员两不管现状;四是制定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议事制度、双强双推制度、“五必访”制度等,党务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确保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五是成立余姚市裘皮商会青年委员会党支部,同时成立余姚市裘皮商会青年委员会。
商会党建工作的创新服务模式
余姚裘皮商会认为,只要找准“服务”这个契合点,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才能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最终实现党建工作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商会是企业的组成平台,其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党建工作在余姚裘皮商会成为最有效的“促进”。
为了促进发展,一方面商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助推企业经营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从而为开展党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党组织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原动力,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跨越的重要精神支撑。
以创新模式带动商会党建工作,余姚市裘皮商会探索出了六条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一是“双岗”挂牌示范。商会党组织分别在生产车间、店铺、裘皮城管理工作岗位推出“共产党员经营岗”、“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服务岗”、“流动党员经营岗”、“预备党员考察岗”、“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岗”等六种岗位挂牌亮相,以彰显党员风采,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实施党建工作“三双”、“五化”运行机制。“三双”即: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全体党员提供“双向服务”、党组织树立“双强形象”。“五化”即:网络区域化、管理规范化、教育科学化、服务社会化、活动多样化。
三是开展党员争先创优评选活动。在每年“七一”前夕和年终,商会党总支都会自下而上开展两次商圈优秀党员、优秀党员经营户、诚信经营户、巾帼文明岗等评选表彰活动,以激励先进,创先争优。
四是探索“党群共建、党群共赢、党群共优”工作模式。商会健全了商圈工会联合会、共青团、妇联、裘青委等群团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在党旗引领下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
五是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提高企业经营者素养有机结合。商会把专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远程教育、红色之旅等教育形式融入对商会党员的日常教育,寓教于乐。开放型党员活动,让非党会员参与其中,促进了党务干部与党员、党员与会员的联系沟通,丰富了职工和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是弘扬担当品格,崇尚奉献精神。商会党组织重视党员的责任意识培养,要求每位党员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号召广大党员“树标杆、找差距”,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商会党组织领导下,广大会员党员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赈灾救困、慈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
在裘皮商会,党员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商会党建促进企业产业共同发展
有一种观念在余姚裘皮商会正成为共识:党员要做事业发展的先锋,也要做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由于余姚市裘皮商会在党建上的不断创新与取得的成绩,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顺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明辉等多位省领导专程前来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党建工作开展以来,会员们的大局意识建立了,诚信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责任感更强了,我们商会的向心力越来越强,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余姚市裘皮商会会长洪佰安深有体会地说,实践背后的收获,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商会党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余姚中国裘皮商圈党总支未成立前党员只有19名,这些年,我们经过排摸梳理,把组织关系不在本支部的外来流动党员、经营户党员吸纳到我们商圈党组织中来,现已拥有6个党支部,105名党员了。”余姚市裘皮商会秘书长吴庆涛介绍说。
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宗旨,余姚市裘皮商会不断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着力破除“小富即安”的惰性观念,加快企业主经济转型升级力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特别是近些年,受经济大形势影响的非公企业信心受挫,商会党组织多次组织座谈、讲座,重树广大党员企业主信心,并号召周边非党员业主积极应对困难,破解瓶颈,确保了裘皮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裘皮商会党组织还积极响应朗霞街道开展的“百人联百企,百企引百商”活动,帮助其以商引商,截至目前,裘皮产业园已有50多个经营户签订落户意向书,总投资约15亿元。
为增强会员企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商会党组织引领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光彩事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会员企业为余姚市慈善总会捐款200多万元;积极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捐款,展现了商会会员企业的良好形象。2013年国庆期间,余姚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水灾,余姚市裘皮商会青年委员会党支部率领全体党员第一时间行动,自购抢险工具和救灾物资,奔赴水灾一线义务救援,充分体现了商会的凝聚力。
在余姚裘皮商会,有一种观念越来越成为共识:党员要做事业发展的先锋,也要做社会责任的担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