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管理变革的新潮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滕娟

  

  前段时间,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一行到中兴通讯西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调研财务共享工作。余蔚平当时强调,财务共享服务符合信息化发展潮流。无独有偶,近日中国大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及管理会计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众多跨国企业、全球500强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上市集团公司的CEO、CIO、CFO等企业决策人与共享服务及管理会计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共同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共享及管理会计新模式。一时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了业内颇为关注的话题。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我国也陆续有大型企业建立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可以看到,财务共享服务,正以信息时代的高效科技手段和创新管理理念,推动财务管理的转型变革。

  

  实践:已有企业体验到财务管理转型的优势

  

  与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管控的加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公司的财务管理分散,每成立一家分支机构就要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会计人员每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的基础工作,这让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去投身到企业战略制定和价值创造,有了企业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推动集团财务组织整合,可以让会计人员有更多精力做一些高端的财务工作,比如,战略制定等。

  建立于2009年的宝钢集团共享服务中心目前人数为235人,支持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覆盖范围达到其70%左右的收入,基本覆盖了钢铁主业的所有成员企业,完全覆盖以上海本地企业为主的68家单位,也对外地企业提供服务,并为一家在香港和另外一家新加坡的公司提供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宝钢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典型的财务共享中心,涵盖了会计核算能够共享的主要流程,目前共享中心细化了242个子流程,对应242个岗位类型,堪称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的典范。

  在资深注册会计师、南通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志耕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确有不少优势:一是再造企业的财务流程,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整合,形成基于共享服务的统一管理决策的模式;二是促进了企业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三是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刘霄仑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代表性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降本增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财务人员会集中起来,原来各个业务单元的财务人员会被释放出来,财务人员数量平均可以减少40%。其次,使得财务流程更加标准化和信息化。每个共享会计服务人员成为财务流水线上的一员后,分工合作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再者,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有支持作用。刘霄仑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财务人员将向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三个方向分流。

  

  未来:企业需要防范和应对新风险

  

  2013年12月9日,财政部在印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项规定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海油进出口公司财务总监侯晓表示,从企业内部来说,做好完善的流程梳理和制度建设,形成较好的顶层设计和服务模式,并且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阶段来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外部条件正逐步完善,国家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的基础性工作。

  宝钢管理层充分意识到流程与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工作。“宝钢的共享中心仍然在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推进项目建设的管理者而言,切忌急躁冒进,科学合理的阶段性推进对共享中心的实施非常重要。”宝钢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陆怡梅说道。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是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转型的一种需求。从发展的实践来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既然是创新、是转型,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新问题,需要应对新风险。

  对此,刘霄仑总结出了财务共享中心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四类风险:人员转型风险、变革心理风险、IT系统风险与流程风险。

  刘霄仑表示,实施财务共享对大型集团企业来说,是一次大的财务变革和管理变革,很可能会影响对原有结构享有控制权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受到他们的抵抗和消极合作。财务共享变革也会影响业务人员,因为财务共享会改变业务人员对财务的认知和与业务人员合作的模式。变革心理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业务人员带来被动的转型压力,造成强烈的不适应状态。这就是流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