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虹庆
神奇秀美的阿尔山生机勃发,宽广辽阔的大草原绿意无边。4月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各级劳模代表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浩特卷烟厂“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继1996年之后,乌兰浩特卷烟厂再度获此殊荣。沉甸甸的奖牌,金灿灿的证书,标志着乌兰浩特卷烟厂改革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再度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乌兰浩特卷烟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不动摇,以云南中烟改革发展目标为指引,以落实红云红河集团各项部署为中心,以谋求企业深远发展为主线,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该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安全生产和自主创新,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打造管理品牌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乌兰浩特卷烟厂一方面坚持贯彻行业各时期工作部署,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促进企业发展的特色管理道路。从建厂初期推行“严细”的基础管理,到企业管理类型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全面实现方针目标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二级核算”,再到企业管理从“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乌兰浩特卷烟厂管理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从2000年开始,他们在财务、人事、现场、物资、工艺技术、设备、品牌等所有领域展开管理创新,在营销系统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也率先在营销系统进行。此后,人事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在全厂范围内推广。
乌兰浩特卷烟厂严、细、实的管理,获得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及兄弟单位的认可。2001年8月15日,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管理工作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使该厂的管理在行业内闻名。从2004年11月到2008年11月,该厂完成三次重组,最终成为红云红河集团的一份子。
针对创新工作,乌兰浩特卷烟厂提出培养干部职工“五种意识”,即主动意识、挑战意识、创造意识、超越意识和团队意识。面对新任务、新知识、新挑战,该厂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对普及性创新知识做到全员普遍接受培训,围绕专业性创新知识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使乌兰浩特卷烟厂各领域的管理创新风生水起。以技术创新为例,早在1988年,该厂就启动了群众性QC攻关活动,截至2013年年末,累计对外发布QC成果263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当前,乌兰浩特卷烟厂在管理创新中最突出的亮点即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根据国家局关于推行精益管理的总体要求,在红云红河集团的统一安排下,乌兰浩特卷烟厂于今年4月初聘请专业老师,组织班长以上级人员参加精益管理导入培训,于4月25日召开精益管理启动大会,印发推行精益管理实施细则,确定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建立工厂精益管理体系,并从生产组织、质量、现场、物耗、设备、仓储物流、车间、预算、人力资源、文化建设十个方面确定了精益管理实施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及其职责,对培训、实施、完成阶段性工作等提出具体要求。
加强队伍建设
企业各项工作完成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人员素质的高低,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则取决于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
建厂初期,乌兰浩特卷烟厂即十分重视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围绕基础知识、学历教育、岗位技能提升等内容,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培训,通过团结意识培养、举办劳动竞赛等方式,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进入“十二五”时期,队伍建设成了该厂年度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王保佳提出,要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努力锻造“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并分别从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科学安排。
2014年,乌兰浩特卷烟厂提出:领导班子成员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阵地,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打造素质过硬的领导团队;中层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带队伍能力,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广大职工要以增强岗位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为目标,着眼工厂发展大局,加强自身建设;职能部门要加强职工培训,充分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做到科学设岗、合理定员,以工资的激励作用调动一线职工的积极性,规范用工管理,打造和谐的劳动关系,确保工厂持续稳定发展。
彰显忠诚文化
2014年,乌兰浩特卷烟厂以大力宣贯云南中烟“合和”文化为核心,全面推进红云红河集团行为规范建设,通过开展“道德大讲堂”、评选最美员工、评选道德模范等活动,强化广大职工对忠诚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自觉践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再上水平。此外,该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的意识,关心、关爱离退休职工,以离退休职工的幸福指数评价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完善爱心帮扶机制,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3030”是乌兰浩特卷烟厂干部职工时刻牢记心中的一组数据:“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卷烟年产量30万箱、年税利30亿元的目标。为了“3030”,也为了更高远的发展目标,王保佳表示,他们将积极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坚持云南中烟改革发展大计和红云红河集团发展目标,常思奉献之责,深谋发展之道,脚踏实地,致远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