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珍酒:酿第二杯贵州白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据了解,本次论坛主题为“珍酒:我是名酒,我更是民酒”。其中以“珍酒2009封坛酒”作为惠民工程的主推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发售两种不同的礼包,一种是带锦缎礼箱,市场价为包邮1980元/坛(3L/坛),另一种为不带锦缎礼箱,市场价为包邮1900元/坛(3L/坛),从5月14日起凡是持有贵州本地户口的消费者可以凭户口本,分别以包邮900元/坛,820元/坛的价格购入,相当于原价的4.5折大幅让利消费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酒惠民的理念。

  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说道:“珍酒的目标一直是打造酱香酒第二品牌。”此次发布会,珍酒别出心裁地将地点定在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酒厂一号车间,正是当年异地茅台试验原址,与相隔仅130公里之外的茅台酒厂有着不解的渊源。

  为何说珍酒与茅台同源呢?事实上,珍酒的诞生与茅台有着很深的源渊,它起源于上世纪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的宏伟愿望。

  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在与当时贵州省委书记谈话时,最先提出了“茅台酒生产1万吨”的想法;到了70年代,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了“生产万吨茅台酒”的建议。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茅台酒厂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中央和贵州省有关部门经研究决定进行“茅台易地试验”。

  但是茅台真的能易地生产么?中国科学院、茅台酒厂及全国部分酿酒专经过长时间考察后,最终选中了遵义市北郊十字铺一带,这里离茅台镇仅130余公里,交通运输极为方便,地形上与茅台酒厂所处的峡谷地带十分相似,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也与茅台没有明显差异。

  于是1975年10月,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正式投料进行探索性生产。为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还调来了茅台酒厂一流的酿酒大师和科研、销售、管理骨干,还包括车间技术工人、评酒技师等重要岗位的员工。这个项目也被中科院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就此这段源于伟人心中夙愿的酱香传奇正式拉开了序幕。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探索,“易地茅台酒”终于在1985年10月通过国家科委鉴定:“该酒色清、透明、微黄,酱香突出,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香味及微量元素成分与茅台酒相同,具有茅台酒基本风格”。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为此欣然题词:“酒中珍品——祝贺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鉴定成功”。据此,试制茅台酒定名为“珍酒”,厂名更改为“贵州珍酒厂”。珍酒由此开始批量生产并在市场上逐步走红,成为国家级优质名酒。

  2009年8月,华泽集团以8250万元全资收购并重组了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达10亿元,改造旧厂房、更新设备、升级工艺,并邀请茅台酿酒大师陈孟强作为公司总经理,带领珍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年内,珍酒厂接连推出珍品珍酒、珍酒五年、珍酒八年陈酿等一系列产品,成为贵州驰名商标,并在酒业调整期内,取得了业绩成倍增长的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华泽集团的使命是“为消费者提供许许多多的美酒“,这与珍酒拥有名酒品质但坚持作民酒的品牌理念十分契合。同时,在三公消费受限的市场条件下,珍酒走”民酒“路线,或许也是一种积极应对市场的策略。

  此次珍酒全国首发新品,并启动惠民工程,是华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其中尤以封坛酒为代表,该酒取自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鸿运当头”之意,饱含着珍酒对于这片孕育它的土地,对于大自然,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无尽的祝福与祈祷。

  移来国色酿天香,酒中珍品久扬名。低调的身影难掩的是优异的品质,谁又会想到这身影背后曾经有这么多曲折动人的故事。珍酒——被掩藏的酒中珍品,随着岁月的变迁,与日俱新的是更加生动、明媚的形象,不变的是醇厚细腻的珍贵品质。今天的珍酒,仍然在用一缕缕幽香向世人述说着它那久远的酱香传奇。

  

  (于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