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于江辉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下,正确引导职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匹配、相协调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积极的理念和态度,已经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一要联系企业实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市场化,职工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由于受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部分职工呈现出迷惑不解、傍徨观望、无所适从等不同的心理表现。要破解这一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难题,就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内容,适应市场的竞争性原则、求利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企业必然进入市场的意识,大力开展市场经济理论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制教育,引导职工了解和掌握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等基本常识,全面提升干部员工对市场经济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围绕中心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职工,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凝聚人心,为企业的改革、改制、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实践证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合则俱兴,离则双废”。在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全面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企业各个方面工作整体配合,形成综合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与企业生产管理相结合,坚持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并举,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有机融入刚性管理制度,让员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在企业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突出抓好团结奋进、干事创业主题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全面落实目标任务上来,形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努力推进企业加快发展。在企业面临“资金困难”、“市场困难”、“生存困难”等重重难题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共渡难关,突出抓好艰苦奋斗、度危求进主题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努力实现企业转危为机上来,形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全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要落实依靠方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改革的动力和主体。企业要有活力,需要职工在岗位上都能成为最佳实践者。面对企业改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职工中出现各种各样心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都属正常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扎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势利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倡树“人人都是改革的推动者、人人都是改革的受益者”、“快改快发展、真改真受益”等思想理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改革、主动投身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要突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确保职工群众正确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和保护好职工改革发展的积极性。要不断深化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建设。通过全面提高职代会质量,落实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权力,使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规范厂务公开,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广泛集中职工的聪明才智,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专职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认识企业专职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推进专职政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政工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内在质量,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要狠抓政工队伍培训,切实做到岗前培训与岗位轮训相结合,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创新思路,丰富知识、精通业务,提高能力、体现成效,把政工干部培养成谋事有思路、处事有点子,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干、善于协调关系、能够化解矛盾、深受职工信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应对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着力建设专兼职相结合和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和网络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干部“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赋予各级管理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双重责任,形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团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全方位、主体交叉的网络体系,扩大网络辐射面。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