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恩斯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孔子并不是一个穷儒生,他是宋国贵族后代,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宋国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hé),就是孔子的父亲。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以其父字为孔我氏。孔子最高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三个月后因得罪三桓而出走周游列国。《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对话的一本书,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里面是儒家的思想的精华。
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西方哲学家思考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印度文明思考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古代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儒家思想恰恰是人与人哲学反思的精华。
怎么对人做分类呢?如何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人类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群体,就其精神意识的素质来考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层:贵族,平民,流氓。其分布呈橄榄形,中间大,两头小,贵族处于高端,流氓处于低端,中间庞大的阶层是平民。从平民到贵族没有明显的界线,从平民到流氓也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流氓与贵族就天差地别了。而我以为《论语》体现的是孔子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华。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么一段问答: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你要求的样子,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你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儒家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天下。
曾几何时,一个带领中国站起来的伟人夸耀说:我们消灭了地主富农。外国人回应说:我们消灭了贫农。
中国人夸耀说:我们消灭了贵族。外国人回应说:我们消灭了流氓。
是否尊重贵族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你发动流氓起来把贵族消灭了,并不会使流氓变得高尚,只会使流氓变得更加流氓,而且诱逼更多的人变成流氓,最终变成流氓社会。
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并不在于财富有多少,也不在于权力有多大,而在于具有一种高贵的精神,孔子周游列国,即使是穷到七天吃不到东西,也不会去偷,抢。即使是穷到世界之大,无孔子立足之地,也不改忧国忧民初衷。这就是贵族精神。缺失贵族精神的人,即使富可敌国,也不过是带着流氓本性的暴发户;即使你权可倾国,也依然是带着流氓本性。
流氓之所以是流氓,并不是因为一无所有,而是因为内心里的流氓意识。无产阶级不等于流氓,无产阶级的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守己的平民。流氓群体有穷人,也有富豪;有平民,也有权贵;有白痴,也有天才。
贵族精神代表人类文明的高端,流氓意识代表人类野蛮的底端。几乎所有的人,既有向往高尚的意念,也有向往卑鄙的情欲,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争战。人性战胜兽性,人就走向高尚;兽性战胜人性,人就走向卑鄙。大多数的平民,人性与兽性始终在身上进行拉锯战,故而一生都在高尚与卑鄙之间徘徊;大多数的平民,一生安分守己,注定是庸庸碌碌。平民要想超凡脱俗,要么追求高尚而有望成为贵族,要么走向卑鄙而成为流氓。人追求高尚很困难,成为贵族难上加难;人走向卑鄙很容易,成为流氓易如反掌。也正是这个原因,人类社会始终是贵族少流氓多。
高尚与高贵没有本质的不同,然而高尚与高贵还是有一步之遥,那是程度的不同,境界的不同。你跨越了那一步之遥,就抵达高贵的境界。平民也会高尚,但往往只能在顺境中高尚,却不能在逆境中固守高尚。如若在逆境中依然能固守高尚,那就是高贵的境界了,也就成为贵族了。
高尚达到高贵的境界,就是"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这就是贵族精神的境界。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有两个层次的解读。第一个层次是对富豪权贵解读:你富贵了不可变淫荡,你有权了不可以权屈人。第二个层次是对平民百姓解读:你不富贵,可你不会被富贵所诱惑而放弃高尚;你没有权,可你不会向权力屈服,你只诚服于公义与真理。达到了这种境界,你即使身处平民,你也具备了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与股市投资有什么关系呢?很多股民都想在股市一夜暴富,都想通过股市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但是却不知道,如果你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如果你不能驾驭你得到的财富,即使你轻易得到了他,也会轻易的失去。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有些人凭借好运气在股市里面发了财,但是如果你不懂得为什么赚钱,如何复制赚钱的程序,那么最终也会失去财富。所以投资者都需要自己掌握投资方法。
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有一种仇富情绪,而我们的某些流氓当权者就利用仇富情绪去制定一些政策。流氓仇视富人有钱开豪车,富人的豪车排气量大,烧的燃油多,所以油改税,结果呢?征收燃油税之后,让中国的汽油价格比美国还高,而傻乎乎的老百姓不知道,排气量大和燃油消耗并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在征收高额燃油税之后,通过经济刺激政策,鼓励老百姓买车,结果呢?你仇恨富人开车,结果仇到了自己的家里。
你再也不仇恨富人开车了,因为你自己开上了车。你又仇恨富人有房子,某些人利用仇富心态,对房地产交易征收20%的营业税,一夜之间,让中国人房产的20%变成了政府的财产。这样的豪夺,毫无契约精神可言,流氓精神尽露。
贵族精神有三种高贵的内涵:一是诚信,二是道义,三是使命感。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也就没有文明;诚信也是个人品格的灵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高贵的品格。缺失诚信的人,不是无赖,就是流氓。缺失诚信的民族,注定是愚昧而野蛮的民族。诚信也是民主制度的根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成熟的民主。民主靠宪政,宪法就是社会的契约,契约的根基就是诚信,没有诚信,契约就是废纸。你的资产随时可以变成别人政府的公有财产。
贵族之所以是贵族,是因为贵族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诚信带来高尚,带来尊严,带来生命高贵的价值。欧洲的贵族宁愿用决斗分胜负,而不愿用阴谋诡计争输赢,这实质上就是对诚信价值的死守。中国古代的史官,宁愿被杀头也不为帝王篡改历史,也是对诚信价值的死守。
道义包含人道与公道。人道是公道的前提,就是对人生命的尊重。连人道意识都没有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有公道。信奉暴力,就是对人道的蔑视;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对人间公道的蔑视。人道与公道衍生出现代文明的人权主义,欧洲之所以能诞生《人权公约》,实质上就是贵族精神在推动。
中国人看到一辆宝马汽车驶过,会骂开宝马的人是爆发户,土豪。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说这句话的人肯定没有钱。
如果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死去的时候既富裕又有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死有余辜。如果在恶棍的葬礼上有很多中国人,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去参加葬礼是为了庆祝这个小子终于死了——这样的混蛋恶棍终于死掉了。
这时神父说:“有人愿意站出来,对死者说点好话吗?”我想,没有人会站出来,好长时间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最后神父说:“好吧,他的兄弟更糟糕。”。这不是你们想要得到的下场,以这样的葬礼告终的生活,不是你们想要的生活。
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人性与兽性的争战,故而一生都在高尚与卑鄙之间徘徊:上帝呼唤人走向高尚,魔鬼诱惑人走向卑鄙;崇尚高尚者近贵族,向往卑鄙者近流氓;或者可以说,近贵族者崇尚高尚,近流氓者向往卑鄙。
你自己不把辛苦工作中赚到的钱捐献给福利院,你就不能要求别人在股市里面做免费的劳动。你自己做不到高尚,你便不能要求别人比你高尚。这就是论语的贵族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