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林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骨干成员单位,是我国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基地。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核建中公司勇攀自主创新高峰,始终站在核燃料元件制造科技的前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不断自我创新,已具备300MW、600MW、1000MW等各种类型的燃料组件及相关组件的全堆芯核燃料元件供应能力,引领中国压水堆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昂首向前。

  中核建中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真正的根植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产品技术的创新,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真正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核燃料元件制造产业跨越发展。公司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技自主创新对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各种资源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证企业抢占前沿技术研发阵地,占领核燃料产业科研创新制高点。

  科研投入驱动自主创新。公司始终把科研投入作为科技兴企的一项战略,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公司把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换代、产品研发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科研、技改三同步,每年用于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低于企业年销售收入的4%,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近三年公司投入3 亿多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400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扩建工程”项目,集芯块制造、单棒焊接、骨架焊接、组件组装及理化分析为一体,建筑面积达到14939平米,生产工艺设备达到247台套。2013年底建成后公司核燃料组件生产能力达到800吨铀/年,产能跻身世界六强。公司把引进先进制造装备和科研设备作为创新的载体,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源动力。

  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支撑。人兴则业旺,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没有人才,创新根本无从谈起。中核建中建立了一个集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价值链的有效管理,为企业提供了组织和人力资源的双重保障。公司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拔尖科技人才,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各单位科协小组的团队活力,致力于打造一支敢于创新、敢于攻坚的专家队伍。建立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和领军人才制度,2013年评选出6名首席工程师、17名首席技师,并选送60余人到重点院校攻读相关学位,丰富和畅通了人才成长渠道。通过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引才引智机制及搭建成长成才的舞台,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为,搞好技术研发,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企业技术中心带动自主创新。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也是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名,国家级、省部级技能人才27人,高级技师、技师200多人。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增强提供源动力。公司在化工转化、芯块制备、燃料棒制造及组件组装诸多方面形成了众多自己的专有技术,确保了在国内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在激烈的世界核电燃料元件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并实现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已实施的重大项目有全M5AFA-3G燃料组件国产化、VVER-1000燃料组件国产化、TVS-2M燃料组件国产化、年产200吨铀化工干法转换装置研制、中国试验快堆转换区组件和含镎嬗变组件研制等。公司还承担了中核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燃料组件研制任务,N36特征化组件、CF2辐照考验组件已先后入堆,CF3先导组件也将于今年7月入堆。2013年,公司开展各类科研项目65项,研究工作扎实推进,研究成果显著。

  产学研合作助推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研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研究单位积极开展科研合作,进一步完善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制了铀干法炉DCS自控系统、二氧化铀芯块自动装舟系统、燃料棒自动氩弧焊机、燃料棒中子活化富集度自动检测系统、燃料组件骨架机器人焊机、燃料组件检查仪等重大装备,提升了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缩短了公司与国际核燃料元件制造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战略、企业信息化加速自主创新。公司站在战略的高度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公司发展。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5项,具有铀化工、粉末冶金、零部件制造、组件焊接和检测等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制造的核心技术。积极推进“干法铀转化技术开发及示范”成果转化,带动了国内铀转化产业升级换代。2013年取得授权专利16项,申请专利24项,被授予四川省“第二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公司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着力推进以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协同办公系统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