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ST长油触退市
财务红线的分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会计师 刘慧卿

  

  随着退市新规与上市规则的加严,央企退市第一股终于出现。4月11日,上交所网站公告显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条例,决定终止*ST长油上市交易。*ST长油做为强制退出A股市场的公司,从其历史轨迹来看,体现出明显的上市“凤凰”沦为退市“乌鸡”历程,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较大的警示作用。

  历史轨迹显示,中国A股市场许多涉及退市边线的公司往往可能受地方政府重组而避免,此次作为央企的*ST长油为何没避免的呢?研究发现,其财务指标不仅触及退市规则较明显,实际上大股东的经营情况也较为严峻。

  公开市场信息显示:2010年以来,其还是一家较好的航运类公司,正如长航凤凰名字一样,给市场充满了期待,但之后的经营却每况愈下,*ST长油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亏损,公司股票自2013年5月14日起暂停上市。该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巨亏59.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97亿元。至此,*ST长油已连续4年亏损,达到退市标准。再看一下大股东的情况,其大股东——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去年同样出现百亿元的大幅亏损,无力出手救助。同时监管层严格退市制度的做法,使得其退市争取的时间没有商量的可能。

  研究这家首只退市的央企公司,实际上我们看到其发展的历程具有绩优与绩差公司的演变轨迹。此次触及的连续亏损条件与净值为负说明,其交易所对期进行退市处理具有较大规则依据。

  观察认为,*ST长油由上市“凤凰”沦为退市“乌鸡”历程给当下投资者非常明确的启示,其最为显著的信号如下:

  首先,退市制度只会越来越严,财务指标分析较为重要。

  从我国股票市场退市制度演变来看,实际上执行与规范方面在不断向前推进,尽管其间有地方保护重组或大股东关键时刻出手避免相关公司退市,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退市制度将越来越严,执行力度将各国际化方面演变的信号较为明显。今年初,证监会已明确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市场化、法制化与国际化。市场化与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到,而国际化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国际资本市场退市是一个正常现象,有利于优胜劣汰,更体现出极大的投资风险或亏损度。

  统计显示,自1995年至2012年,纽交所有3000家左右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共有8000家左右公司退市,数量相当可观。从2005年至2012年,纽交所退市公司市值高达3.1万亿美元,而新上市公司市值仅有1.3万亿美元,退市股市的市值是新上市公司市值的2.5倍,如此之高的退市率,分化与退市共存使得市场投资者相对理性,市场建设相对健康稳定,风险与收益对垒,机构淘汰与发展共存。

  我们看到从中国证临会发布2001年2月23日发布了《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到2012年6月28日上交所,深交所公布新退市制度方案,其间的演变过程,细化与严格性不断增加,比如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或者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等均应终止上市。演变过程体现出退市制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A股退市制度只会越来越严,对相关财务指标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相当重要。

  其次,投资者勿要轻易押注财务风险类公司重组。

  从中国资本市场来看,押注绩差重组股的投资者非常之广,而在历史上押注过程中有的还取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但随着退市制度特别是央企公司退市的出现,笔者预计未来重组押注将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

  观察发现,近15万户股东被套住的资金不乏押注重组,无视退市风险的。不少投资者所以在退市前夕仍不愿放弃股份,多因存在侥幸心理。炒*ST长油的投资者或是就是看中其央企背景,认为背后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肯定会出手相救。但事实是,*ST长油退市意味着退市新规实施后,押注重组无视退出风险的投资者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尽管通道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但退板后的资产缩水将可能导致腰斩或血本无归。

  总体而言,新退市规则实施后,*ST长油由上市“凤凰”沦为退市“乌鸡”发出了明确的市场信号,其今后A股市场无论是中小板、创业板、还是主板股票,其如果经营不佳,触及退市红线,都可能成为退市的一员。A股要走向国际化,其退市制度只会增加,而押注绩差退市风险的股票面临的风险将与日俱增。

  相关财务指标作为退市红线的要件,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与投资价值分析后再三思而行,退市在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形成正常一种市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