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德锐
东风德纳车桥十堰部件厂五车间总成班是前方生产型班组,班组有24名员工,其中女员工23人,平均年龄39岁。她们主要承担中、重型调整臂总成、军车调整臂总成以及普通调整臂蜗轮蜗杆的生产加工任务。
高产月中的感人事
高产期间,五车间总成班发生的感人事迹历历在目。员工周俊霞,由于手肿干活吃力,班长临时给她调换到生产任务相对少一点的工序,她除了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之外,在生产间隙,还将自己的设备保全工作做得异常出色。连主任赵祥生在现场安全巡视时看了都说,周俊霞的设备搽得锃亮,堪称车间样板。班长王轶群接着说:“别看周俊霞生产任务少了点,除了设备保养好,这个月她还主动承担了班组刀具更换任务,等刀具磨完后再一一送回每个生产岗位,为其他员工领用刀具减少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产月初期,总成班人员不够,连班到晚上八九点是家常便饭,劳动强度不言而喻。每次班前会,班长王轶群都会主动询问大伙儿的身体状况,做到未雨绸缪。待料时间,为了尽快解除大家的疲劳,她组织大家排成一圈,互相按肩捶腰,缓解员工因劳累过度造成的腰酸背痛。在员工享受按摩的同时,班长王轶群还抓住这短暂的时间给大伙儿讲笑话。欢声笑语中,身心疲劳顿时消除,各种抱怨和牢骚也抛在了九霄云外。
坚守岗位,决不因为自己
拖车间后腿
员工张云苏的胳膊发麻,在干活中经常通过摔胳膊减轻胀痛,班长让她休息一下,但她坚持不肯休息。员工闫卫华、何秀芬做了小手术,劳动强度一大,未愈合的伤口就会渗血,疼痛难忍。“现在生产任务这么大,高产月期间,大家都很累,这点小毛病不算什么,克服一下就过去了,只要我能坚持,就决不会给班组添麻烦,员工张云苏如是说。的确,像张云苏那样,由于持续战高产保任务,班中还有由于高强度工作造成手握零件都比较困难的员工周光英,以及长时间站立工作,拖着肿胀的腿脚在岗位上坚持上班的孙蕊敏。高产期间,总成班没有一人请病假、事假,也没有发生一起因个人原因造成的延误生产的事件。
强化学习适应生产需要
为了提升员工业务技能,班组适时结合生产实际,有效利用生产任务不饱和的时间,组织班员进行安全、质量、现场、设备自主保全以及KYT等方面知识培训。为了验证大家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班组在每次培训学习之后总要以口头或书面答卷等形式进行检查,确保每次培训都有效果、人人成绩都达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不仅营造了员工们学技术、学本领、求上进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提高了她们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水平。截至目前,班组全线通占班组员工的86%,同时100%的员工成为能够独立操作三台以上设备的“一人多机”、“一人多岗”复合型员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车间的领导下,总成班近年来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2004-2008年度获得零部件事业部及车桥公司“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2010-2012年度,连续3年获得东风有限及车桥公司“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面对如此多的殊荣,总成班从不居功自傲,总是一如既往,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班长王轶群的话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有不断前进才能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