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兖矿集团财务报表显示:7月份盈利1.29亿元、8月份盈利1.55亿元、9月份盈利3.62亿元、10月份盈利3.08亿元,到11月底兖矿集团实现整体扭亏持平,全年盈利已是板上钉钉。这是兖矿新班子调整以来,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带来的可喜变化。
今年上半年,受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煤化工产品和电解铝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煤炭机械及机电装备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兖矿集团“三大主业”全线承压,盈利能力大幅降低,整体亏损12.95亿元。其中包括受澳元兑美元汇率下降的影响,子公司兖州煤业形成30亿人民币的账面“亏损”。下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兖矿新班子积极查找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制定出台一系列创新发展举措,着力提高企业发展活力。
打破国有企业机制藩篱,对长期亏损企业实施承包经营。对投产7年一直亏损的国际焦化公司实施承包经营。承包人采取有力举措,第二个月就实现盈利。其中,承包当月就果断熄灭了焦炉烟囱上燃烧了7年的“天灯”,因此每天增收25万元,一年至少增收9200万元,既避免了空气污染,又创造了效益。职工们喜悦地说:“燃烧了7年的火炬熄灭了,我们心中的希望却由此点燃。”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大力开展深挖内潜、节支降耗的同时,坚持“粗粮细吃”向精煤要效益、强化信息调度向市场要价格、“以质取胜”靠质量保市场,取得显著成效。成立选煤中心,对各矿选煤厂实行集中管控,大力提升原煤入洗量,凸显选煤厂“聚宝盆”效应。同时,按照非精煤客户的要求,随时进行煤炭混配销售,或者专选单销块煤,同样拿到最高的“性价比”。 坚持把信息掌控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组建专门信息收集、调度部门,按期发布山东省内及鲁西南煤炭价格和库存指数,密切跟踪钢铁、焦炭、电力等相关行业生产负荷、采购价格等变化,敏锐捕捉市场最新动向,超前做好价格调整,始终保持煤炭均价“高出周边10元/吨”的态势,成为山东省内煤矿定价“风向标”。实施“以质保价、优质优价、提质促销”策略,深化以实现“零杂物、零缺陷、零投诉”为目标的“三零工程”,连续多年保持“商品煤万吨含杂率低于1公斤、客户零投诉”水平,捍卫了“兖矿煤”品牌尊严。今年以来,兖矿战略用户不仅一个没丢,还新开发了河北裕泰、傅山焦化、无锡高桥等10多家新客户。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