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袁庄矿精简系统、优化设计、改进通风、合理配采,全面擂起“向技术要效益”的战鼓,依托科技创新创效、节支降耗,为应对经济寒冬“添薪加柴”。今年1-11月份,技术创效近2000万元。
精简系统、集中生产。袁庄矿是一个开采50多年的老矿,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系统复杂,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较大。今年以来,在布置新的工作面时,该矿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Ⅳ1、Ⅳ2采区生产系统,节约大量岩巷工程量。同时,封闭暂时不用的老采区,每年可减少系统维护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100万元。
优化设计、减少投入。在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时,原计划Ⅳ62采区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轨道上部车场,需重新施工巷道68米,后经方案优化选择,布置在现有巷道绞车房通道内,减少资金投入68万元。另外,由于Ⅳ62采区生产需要,原计划施工一处临时变电所,为减少投入,经论证将临时变电所设在Ⅳ62一阶段车场内,减少施工锚喷巷道20米,节约资金20万元。同时,对运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节约资金约45万元。
改进通风、降低消耗。该矿6煤层瓦斯量为4.93m3/t,在Ⅳ626工作面回采时停止抽放,采取在上隅角充填、抹角、糊黄泥等措施后,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6%左右,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采用风排瓦斯可为矿井减少支出50万元。综采工作面拆除支架时,按要求必须在出架线路后方每隔3米架设一个木垛维护后路通风。今年对原煤壁侧工字钢不回收,代替木垛,在煤壁侧形成一个三角断面,利用此断面进行通风,同样满足通风需求。此举节约木料420m3,节省35万元。
合理配采、提高煤质。该矿针对32煤与4煤煤层薄、夹矸厚,煤层灰分高达50%的实际,加大煤质较好的6煤煤层开采力度,形成综采主采6煤,炮采辅采32、4煤层的“综炮配采”格局,以满足目前煤炭买方市场煤质需求。严格控制综采工作面半煤岩地段采高,煤层较薄的工作面,实行分采、分攉、分运,并在工作面、地面原煤皮带、商品煤皮带安装了在线测灰仪,实行煤质日考核、月奖罚制度。1-11月份,煤质增收800多万元。(刘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