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恒源矿支护差异化管理管出“新天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工程类比 动态分析 创新工艺 废品巧用

  今年以来,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矿坚持以技术经济一体化研究和支护成本预算分析为抓手,根据巷道不同地质条件、用途和服务年限,因地制宜,采用工程类比法为基础的“动态信息法”支护设计,创新先进支护工艺等举措,实现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不仅确保巷道安全使用,而且降低支护成本投入,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效益。仅该矿掘进区—190二总回一项,不仅提前2个月完工,而且节约材料成本近46万元。

  

  源头把脉科学支护流程

  

  该矿牢固树立向“技术经济一体化”要效益的观念,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支护流程,对巷道支护设计、施工管理、矿压监测、质量监督及成本核算进行规范和细化管理,合理支护成本投入,保障巷道支护安全和经济合理。科学支护的实施涉及矿总工程师、设计部门、地质部门、锚杆支护监测小组等多个部门,因此明确各岗位职责及要求,对地质资料收集及分析,支护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查,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支护材料管理,督导施工单位严格按支护设计施工,加强支护质量控制,做好施工记录,地质部门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施工期间岩性探查,为支护设计和支护设计优化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动态分析优选支护用品

  

  生产技术部完成设计后,经营管理部依据支护设计参数进行支护成本预算,支护方式调整后,生产技术部以联系单形式下发相关施工单位,明确调整进行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经营管理部对各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进行支护预算调整,并分析对比支护成本情况,生产技术部依据经营管理部成本预算情况综合比较分析支护安全和支护成本,在保障支护安全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支护成本较低的支护品。生产技术部负责锚杆支护的抽查资料整理工作,对抽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完善制度。矿分管安全生产领导每月进行锚杆支护质量抽检次数不少于2次,职能部门管技人员每月锚杆支护质量抽检次数不少于4次,施工单位管技人员每月每头不少于4次。

  

  创新工艺转化科技成果

  

  该矿还成立了多个课题攻关小组开展巷道支护差异化研究,切实将科技创新研究与成果的运用,转化为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生产力。该矿掘进区-190二总回是今年的重点工程,设计长度900米,为全岩直墙半圆拱型锚喷巷道,根据其围岩条件,结合-190总回稳定性分析,调整了支护参数,增大了锚杆间排距,去除钢筋网和锚索补强支护,调整帮部最下排锚杆布置设计,两帮各减少一根锚杆布置。节约金属螺纹钢锚杆3100套,钢筋网8300平方米,今年累计减少电费支出15万元;平均单进达120米/月,整个巷道掘进工期提前近2个月。在该矿451沿空机巷及Ⅱ617上沿空机巷实施差异化支护。每米巷道降低材料成本158元,节约材料费28.4万元。同时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效。实践表明,支护参数及支护方式调整后,巷道支护效果较好,可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废品巧用挖掘剩余价值

  

  该矿多途径挖潜降低支护成本。针对地面混合料与水泥人工拌料配比不均匀、风水压力控制不合理及喷浆手操作技术等问题造成回弹料较多。该矿建立了井下机械拌料系统,使地面混合料与水泥配比均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喷浆质量和效果,最大化减少建工材料投入和回弹料产生,同时,对回弹料进行合理回收和利用。积极采用井下回收复用的支护品,减少新支护品的投入,降低支护成本。该矿除对锚杆及锚杆、锚索托盘、各种钢带和锚索锁具进行回收利用外,充分挖掘废旧支护材料的剩余价值,提高废旧物资的利用率,减少新支护品投入。制定了废旧支护品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员工回收利用积极性,还利用回收的废旧工字钢、U型钢壁进行切割再加工代替18#槽钢原材料用于锚索托盘加工,真正实现了旧材巧用,变废为宝。技术部门对已修复合格的支护材料,以联系单形式安排在合适的地点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支护效果,保障了支护安全。 (吴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