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的IPO问题终于谜底揭晓。此前被诟病较多的证监会,这次的改革是非常扬眉吐气的。证监会在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时点放出了一系列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重量级改革。
中国新股IPO市场在发展的道路上,波折无尽,经历了第八次停顿后,终在2014年1月重新启动,会否如火凤凰浴火重生?
中国证监会宣布明年1月份重启IPO,市场对此一如既往的以利空解读。尽管有优先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利好对冲,但周一中国股市还是出现了个股大面积下跌且跌幅巨大的局面,创业板指数暴跌8.26%,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超200只创业板个股跌停。市场的恐慌情绪,渲染到了极致。
但第二个交易日又低开反弹,投资者的反应也如这市场表现一样,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反复波动。此轮IPO重启到底给市场带来了什么?
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将不会因IPO的重启而改变,但短期或将仍有振荡。不过,一旦该上轨线继续下移,大盘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实现牛熊转换,并有望完全确立中长期走牛的趋势。
首先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新股发行的市场化的机制,其中上市条件只要满足条件即可,不再审批,同时退市机制进一步明确,这意味着上市的稀缺性和以往相比大大降低,股票发行价格不再高居不下,退市也将从过去的零变为常态,“壳”不再是资源。因此当前估值已过高的创业板股票将面临清算,之前炒作资金云集的题材股及ST股将面临抛弃。市场格局被调整—估值过低的蓝筹股将吸纳出逃的资金。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蓝筹股以国企居多,其运作的效率还在令投资者观望。股指的上下波动也证实了这点。
其实,投资者仍在担心,IPO重启毕竟将分流股市的资金,大盘能满血复活吗?其实每次大盘上攻靠的并不是池子内的资金,而是池子外的资金—每次行情背后都能看到新开户者保证金的大幅上升。何况,我国新增贷款仍在高速上涨,高企的楼市已装不住任何新的资金。此外,我国又面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贸易顺差,如此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仍将存在,市场预测到明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5.98,这又加速境外资金进一步流入我国境内。几番循环下来,水涨船高,股市将不缺钱。
更为关键的是,此轮IPO的重启将市场机制引入股市,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加速,新的好“苗子”将赢得更宽广的生存空间,大盘里整体质量得到提高,更多资金将因此被吸引并前往,好股更受追捧,池子里的资金更多……
想想也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是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以前的问题是,对定价、交易干预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行节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实现;上市门槛过高,审核过严,则不利于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这次改革肯定是把这三大功能的缺失给找回来了。打破原来的发行模式,走市场化,走了市场化之后,还做了最严格的事后监管。
但就整体而言这次的改革遗漏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退市制度仍然悬而未决。注册制是未来的大趋势,那么一个完备的退市制度必须是大势所趋,否则,低门槛会导致市场中的垃圾股增长加速,未来A股仍然还需要一个严肃的退市制度形成。
不管怎么样,A股有了这样铁的新制度,估计造假的市场就会挤压到最小,诚信的力量就会有极大提振。有了这样铁的制度,国有资本也就难以获得“特殊关照”,证监会彻底转变为一个裁判者。
这,就是我们要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