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周要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国粮食总产量

  首破6亿吨大关 连续十年增产

  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比2012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其中,夏粮、早稻、秋粮分别增产196万吨、78万吨和962万吨。中国粮食产量在连续十年增加后,首度突破6亿吨大关。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介绍说,多项政策合力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北方农区降水增多以及科技力量在应对灾害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3年,中国继续采取措施调动各方面粮食生产积极性。在连续多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继续较大幅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时收储价。官方对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此外,官方还通过金融、保险等渠道,多方面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政策利好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统计局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11951千公顷,比2012年增加747千公顷。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粮食约396万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32%。

  黄加才分析说,在全国增产的1236万吨粮食中,降水增量最多的东北及内蒙古4省(区)共增产820万吨,贡献了全国66.4%的粮食增产量。4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4.1%,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2013年,受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干旱和超高温天气以及超强台风等影响,一些省份有所减产。不过,科技力量在应对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加才表示,面对各种不利局面,中央财政专项安排近4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东北、南方水稻产区采用综合施肥技术促早熟;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灾情,有效减轻或弥补了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

  

  质检总局:

  有机配料低于95%

  产品不得标注有机

  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出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旨在加强有机产品的认证管理,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有机产品的质量。

  在认证实施方面,办法明确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高于95%的加工产品,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识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认证机构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

  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方面,办法明确了认证机构应当在7天内撤销认证证书的多种情形,包括获证产品生产加工活动中,使用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或受到禁用物质污染的,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的等等。

  办法同时明确,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或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等字样,且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中国进口罗马尼亚奶牛

  摆脱对澳、新两国奶源依赖

  继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后,罗马尼亚将成为我国新的奶牛进口国。记者从外交部及罗马尼亚当地媒体了解到,中方与罗方已签署协议,罗马尼亚未来7-10年将向中国出口约50万头当地奶牛,可为罗马尼亚农民带来5亿欧元收入。第一批出口的罗马尼亚奶牛将于2014年1月运往中国,数量约有4000-5000头。

  “相较于上述三国,罗马尼亚作为传统的奶牛育种国,不仅奶牛单价相对便宜,而且奶质较好。”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这同时也可以减少我国对新澳两国的奶源依赖。数据显示,目前澳大利亚近八成奶牛都出口到我国。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奶牛价格在2012年已近3万元一头,相比五年前上涨50%。2011年我国斥资2.5亿元购进10万头小母牛,其中澳大利亚占近一半。

  “7-10年进口50万头相当于每年进口近5万头,”宋亮认为,相对于现在的奶牛进口比例,这是一个挺大的数字。“通过进口乳业较为发达的罗马尼亚奶牛,同时加快完善国内相关养殖工作,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民众对乳制品行业安全方面的危机感,同时可以整体减少对新西兰乳业的依赖度。”  (编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