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肥矿劳模工作室
成创新成果“孵化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邹战本 徐 宁

  

  成立不到两年的山东能源肥矿集团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姜华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活动成效显著,该工作室所担负的诸多科研项目,先后荣获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颁发的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截至目前实现创效6000余万元。

  2011年,肥矿集团工会在新查庄煤矿建起了他们的第一个泰安市命名的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煤炭企业特点,姜华创新工作室9名成员分别为来自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专业、地测防治水五个重点专业的业务骨干。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短短一年时间里,姜华创新工作室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增效的“孵化器”。

  新查庄煤矿8603工作面位于-350m水平以下,受底板五灰、奥灰承压水威胁严重,如盲目开采可能导致底板突水事故,威胁矿井安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对该工作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通过钻探、物探、放水试验等手段,查清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了可行的防治水措施。在对工作面实施底板注浆改造的前提下,决定工作面回采期间对底板五灰含水层实施疏水降压,降低五灰承压水对工作面底板的破坏。根据奥灰含水层放水试验资料分析,奥灰含水层垂向水源补给较好的特点,首次对底板奥灰含水层实施局部疏水降压,收效显著,杜绝了底板奥灰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开采。目前,该工作面已安全回采完毕,创利3000余万元。

  为鼓励劳模和技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锻炼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肥矿集团工会设立起“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挑选在技术技能、科研技改、经营管理、创新创效等方面,有一定技术专长、工作经验、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本单位劳动模范或技师为带头人,并以其名字命名、挂牌,本单位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员工等共同参加,围绕本单位、本岗位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通过这一有效载体,把广大员工吸引和集聚到“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中来,不断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破解技术发展瓶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肥矿现在共有劳模工作室13个,今年以来带动科技项目42个。其中科技创新小改小革直接创效1311万元,大的攻关科研项目间接创效过亿元。

  梁宝寺公司选煤厂是肥矿集团第一座重介选煤厂,自2005年10月竣工投产后,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较多,原煤灰分波动大,顶底板岩性及煤中夹矸多为泥岩和炭质泥岩,造成原煤中煤泥含量比较大,入洗原煤容易粘结成团,不易分选,多次出现旋流器分选紊乱,精煤中含有矸石现象,严重影响精煤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由山东能源集团劳模李哲牵头的梁宝寺公司“李哲创新工作室”13名成员对原煤中煤泥含量大容易结团现象认真分析,一致认为改变旋流器入料方式,增加布料锥,使原煤在入选前进一步分散,增加煤与悬浮液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改善旋流器的分选效果,解决精煤中含有矸石的问题。该项目于2013年6月18日改造完成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精煤中含有矸石这一历史难题,在煤炭市场不景气,客户对精煤产品质量要求日益增高的情况下,有效保证了精煤质量,同时对该集团其他单位新建的重介选煤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李哲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3年3月23日,成立仅半年时间,已发布创新成果 16个,节约开支、创造效益达700多万元。

  曹庄矿机电维修班的胡芝同是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今年52岁的他是区队离不了的人。在采煤二区进行薄煤层试采期间,由于现场条件复杂,新上的综采设施变频器部件几乎每隔五六天就出一次故障,每出一次故障,就必须停产找厂家检修,不算停产造成的损失,仅每次的维修费用就达上万元。胡芝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联合劳模曹庄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一同攻关,终于发现了综采设施老出毛病的病根,经过一番技术改造,彻底根除了变频器部件易损的难题。一连几个月,设备生产厂家不见以往的老客户上门,很是纳闷,相关技术人员来到矿上一探究竟,发现了自己厂生产的设备“短板”竟让客户给补齐了,很是服气,回过头来又向胡芝同他们学习请教。不仅自己是技术大拿,劳模们还积极进行技术“传、帮、带”, 胡芝同一下子就收了6个徒弟,个个都成了区队里的技术能手。目前曹庄矿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有9名劳模成员,自年初成立以来已研发出5项成果应用到安全生产中。

  为保证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扎实有效,肥矿集团工会对各单位的创建工作明确了八大创建标准,要求必须做到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台账详实、经费保障、成效明显。集团工会定期对各单位“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进行检查或组织互查,年末组织考核评价;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取得的优秀创新成果,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评比;对活动开展不力、不出创新成果、流于形式的“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予以通报,列入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