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行业透明度低 P2P公司难获金融业务牌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侯云龙 张威 报道

  

  随着10月民间网贷平台大量案件的爆发,人们对P2P的关注点渐渐由个案延展到了整个行业。

  搭上了互联网金融这趟快车,P2P金融正在疯狂生长。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机构获悉,截至目前,从事P2P金融的企业(以下简称“P2P企业”)已经超过500家,是2010年的50倍左右;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以至少每天2家的速度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P2P金融企业有望突破1000家。

  “个别P2P公司为了壮大规模,会先对理财客户融资,如果吸纳的资金过多,而找不到资金借入方,就会拿这笔资金去投资,而理财客户对其并不知情。”一家P2P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整个行业最大的风险!”

  

  难获金融牌照

  

  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P2P企业已经超过500家,而2010年全国总共只有10家,在不到3年时间内,数量增长了50倍左右。第三方支付平台国付宝数据显示,目前仅国付宝就支持了509家P2P企业,其中浙江83家、江苏37家、上海35家。据网贷之家预测,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多新的P2P企业成立,到今年年底P2P企业将有望突破1000家。

  在P2P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同时,P2P企业的业务增速也令人咋舌。2010年,P2P业务金额为6亿元左右,2011年达到30亿元,2012年则突破200亿元。多家机构预测,2013年P2P金融业务金额将有望达到1800亿元。

  尽管发展迅猛,但业内人士担忧,P2P企业在短期内很难获得监管机构颁发的金融业务牌照,这将成为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阻碍。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介绍,目前工商系统给P2P企业的经营范围定位是“金融信息服务类”,这意味着P2P金融业务目前被界定为中介、信息机构,因此短期内央行不太可能给相关企业颁发金融业务牌照。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P2P企业面临的牌照问题,主要是其自身风险所致。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叶大清向记者介绍,P2P金融进入门槛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因此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而目前监管机构也尚未出台明确的监管办法和防控措施,因此短期内P2P企业不太可能获批金融业务牌照。

  据介绍,今年7月央行已会同多家大型P2P企业商讨行业监管及风控问题,但知情者透露,此次会议结果并不理想,央行对P2P企业的态度仍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部门对P2P企业尚未设立“规矩”之前,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只能依靠企业自律。白澄宇建议,企业应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避免居间转债权和非法吸收公共储蓄的嫌疑,并定期进行第三方审计,以及与征信系统开展合作等。另有P2P企业负责人建议,企业应坚持有抵押借贷,按抵押物市场评估价的70%放贷,且所有借贷业务只限在本地市场开展。

  

  膨胀的线下交易

  

  所谓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的直接借贷,国内通常称其为“人人贷”,它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网站。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P2P借贷平台主要为P2P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进交易完成的服务,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但部分P2P借贷平台事实上还提供资金的中间托管结算服务。据了解,P2P平台有线上模式(完全通过网络)和线下模式(通过签订纸张合同完成),目前国内线下交易金额比较大,线上交易则比较少。

  方方(化名)是一家P2P公司的高级理财顾问。她告诉记者,P2P行业虽然已经有几年历史,但是和传统金融行业仍有很大差距,公众认知度没有那么高。受公众热议比较多的是这个行业的安全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资金需求方需要等钱,而理财客户投资需要等项目。现实当中,为了提高运营效率,P2P公司找到项目往往就会先垫款,然后再发行理财项目。

  方方所在的公司,业务员便是一边找借款人,一边找投资理财客户。有借款方需要借入资金,公司会对其进行评估,如果通过审核就会向其借款,形成一个债权。然后,公司再寻找理财客户,将债权转给理财客户。

  据了解,在P2P公司贷款人和投资者基本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投资者的风险。

  方方告诉记者,在贷款过程中会有担保公司进入其中,担保公司会根据担保额度收取费用,有些P2P公司本身就是由担保公司转型而来的,所以就自己给自己作担保,一些比较正规的大型P2P公司则会找第三方作担保。

  

  行业透明度低

  

  记者了解到,国外大部分的P2P公司采用的都是线上模式。在P2P平台上有一个菜单列出了很多借款人的信息,包括借款金额、资金用途,投资者可以据此自己选择将资金借给谁,借出多少。

  不过据方方介绍,在中国理财客户的资金借给谁完全可以由P2P公司决定。因为国内的P2P公司一般是先将资金借给贷款方,形成一个债权,然后再向投资人融资,将债权转让给投资人。但是,这也导致很多P2P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贷款规模完全不平衡。

  谈到平台融资的具体操作方法,方方表示,“国内P2P行业透明度很低。投资者借钱给借款人,但是从平台公司很难得到借钱方的全部资料。在这种情况下,P2P公司伪造一个虚假借款方很容易,将某人身份证信息登录,并告诉投资者这是一个债权关系,投资者也没有办法去调查借款方的信息真假。”

  那么,如果P2P公司融资过多,却找不到借款人怎么办呢?

  方方告诉记者,P2P是一个暴利行业,现在客户向他们公司贷款,信用贷款10万的年利率为34%~48%,如果是100万元年利率为30%,所以有些P2P公司在赌博,融资的年利率成本为12%,但是找到一个大企业贷款,几个月成本就可以收回。

  据方方透露,目前P2P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个别P2P公司先融资后放款,融资金额过大,找不到借款方,就会想方设法来盘活剩余资金。但在“盘活”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理财投资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