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12家温州商会欲抱团打造温商银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发起人:有难度,但保持乐观

  ■ 欣华  

  12家实力强大的在外温州商会,欲组建温商银行。为了尽快推动这个项目,石家庄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吕卫国今年长驻温州,成为该项目在温州的联络人。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是吕卫国的重要工作。

  吕卫国说,按照设想,温商银行是一家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温州,辐射全国200多个温州商会。因此,他们希望是能拿到一块全新的“银行牌照”。拿到“牌照”后,马上开始筹建。

  在义乌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等人的脑海里,甚至已经有了一个规划图:在温州成立总部,短时间内在国内几个重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后再全面覆盖全国200多个设有温州商会的地级市。

  姜永忠认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温商银行的作用很大。面向在外温商提供金融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温商融资难题,而且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温商的资金状况,了解温商的经营情况,形成合力,做大温商在当地的影响力与实力。

  对于温州本土来说,则增加了一家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无论是从税收还是推动金改,都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也是在外温商响应市政府提出的“引资回巢”、“反哺故土”的一个实际行动。

  此前,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渴望。他说,温州多一家外地来的金融机构“有意义但没意思”。如果多一家本土的金融机构,就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因为它不仅帮助了温州的企业,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税收。

  尽管设想十分美好,但在具体操作中,无疑还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吕卫国说,这一个月来,他跑了好多部门,这些部门很积极,但对于新批一家银行,这些部门认为难度较大,甚至有点不切实际。所以,他们后来上报方案时,把“新成立一家温商银行”改成了“改地方农村合作银行组建温商银行”。但即便是这样,目前依然没取得什么进展。

  温州市金融办、经合办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给吕卫国提出建议,让他们先组建小贷公司,再逐渐转为村镇银行。但是在这12家商会的负责人看来,组建小贷公司甚至直接发起村镇银行,跟他们的初衷都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的想法是成立一家为全国在外温商服务的银行,小贷公司算不上银行,而村镇银行的辐射范围太具局限性,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姜永忠说,他认为即便是参与农村信用社入手,然后慢慢地进行股权变更、改制,也是一个过于漫长或存在变数的过程,与他们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

  姜永忠说,目前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牌照发放比较谨慎,但他认为,温州既然是金融改革试验区,监管部门在相关政策上肯定会有倾斜,有所突破。因此,他们有理由对“温商银行”这个项目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