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国政 黄戎
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就是要求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过程中处理好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减排硬指标,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去实现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目标,以期发展质量、效益与发展速度相协调。切实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中国经济界、企业界、产业界而言,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近日,企业家日报记者在四川筠连县采访,发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个案,它就是筠连县乌蒙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该公司初茶厂,副总经理谢国华热情接待了企业家日报记者。据他介绍,筠连县乌蒙韵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在国务院实施“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以及四川省宜宾市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大背景下,于2012年10月成立,从事“川红”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
经过一年发展,该公司现有茶叶初加工厂一个,茶园基地7000余亩。在今年四川(国际)茶博会上,乌蒙韵红茶获得金奖。
该公司总经理朱小东向企业家日报记者介绍了精深加工基地的建设情况。他说,乌蒙韵茶业有限公司精深加工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基地位于筠连县海瀛食品工业园,占地约60亩,预算投资2.2亿元,一期投资1.688亿元。2014年10月,乌蒙韵海瀛工业园第一条国际一流的工夫红茶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精制生产线和全球领先的抹茶工艺生产线将建成投产。海瀛工业园精深加工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加工高品质富硒筠连红茶2400吨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5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将达到9200万元,形成15万亩的茶叶种植基地建设规模,促使种茶农户年均增收超过3000元,带动7万茶农共同致富。
短短1年,筠连县乌蒙韵茶叶有限公司何以做到了又好又快发展?谢副总的回答是得益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运作模式。
公司+专合社+茶农
谢副总说,传统的公司把茶园基地承包后,再找员工来管理茶园,但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第一,茶园一般都在高山上,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有技能,有知识的高科技的人才不愿去常住。第二,公司自己管理有很多漏洞。如,用当地劳动力,容易出现出工不出力,即使把茶园管理好了,费用成本都比较高,劳动者属于零点工,根本没有创造性,无法调动积极性;采茶的季节性很强,当茶叶发出芽头时,需大量的人员采摘,而当地茶农自己都种茶,他们都不愿帮公司手摘,除非给他们高于成本的工钱;公司用高效低毒农药、农民会在公司茶园用小部分农药,多数农药都拿回自己茶园用,外地零工,他会把农药、肥料低价出售给当地茶农;采摘独芽时,由当地或外地人来手摘,公司采摘费用为每斤15—20元,而当时锋叶价在市场上卖35—40元一斤,由于金钱的诱惑,采摘人员会用小部分茶叶交给公司,而把大部分藏在茶树下,待公司管理人员走后,再拿来卖给其他加工商以或取不当利益。我们的创新运作模式可以消除这些弊端,堵死漏洞。
谢国华接着向企业家日报记者详细介绍了创新运作模式:1、公司将茶农的茶园进行土地流转,公司无偿给茶农每亩土地16.00元,采摘权和收益权归茶农,但茶农必须服从公司管理。2、为了使公司的各项控制指标,尤其是农残控制指标落到实处,就成立了“茶叶专业合社”,专合社成员都是当地的种茶大户、村领导、他们都具有代表性,带动性,也清楚谁家有人采茶,谁家有多少茶园。公司就把流转好的土地交给专合社来管理。4、为了得到放心的茶叶原料,公司就出资请专家对“专合社”的社员进行培训,怎样统防统治,怎样采摘,怎样保证茶叶原料的食用安全等。5、茶叶达到国家标准,公司按每斤鲜叶10.00元/斤与茶农签订购销合同,并进行食品安全追溯制,茶农要加入专合社必须实行联保责任制,确保农残不超标,才能享受每斤10.00元的政策。6、公司按1.00元/斤给专合社的管理费用,确保专合社的正常运行,假若茶农把茶叶出售给另外公司,专合社收取茶农2.00元/斤的专家指导费。7、奖励:年终,根据公司的营利情况,通过专合社推荐,给予茶农现金奖励,从而调动农民种茶的积极性。
这样既调动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公司也得到了放心的茶叶原料,确保了茶叶饮用安全。
2012年,专合社有社员112个,茶农292户、1322人,茶园面积4200亩,实现鲜叶收2100万元、户均茶叶年收入71978元、人均15885元。
该公司的这个创新模式得到了四川省农业厅、宜宾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曾亲临乌蒙韵视察工作,对乌蒙韵发展提出了“五项坚持”的重要指示:一是坚持科技引领,促进乌蒙韵茶叶产业科学化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满足生态要求的茶叶产品;三要坚持与专合社积极合作,结成风险共担、效益双赢共同体,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四是坚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解决乌蒙韵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各种难题;五是坚持组织化管理,常抓不懈不放松,完善组织结构形式,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朱小东总经理补充说,我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还得益于筠连县悠久的产茶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强势品牌——乌蒙韵的打造。
他说,筠连县坐落于中国西部川滇黔交界处,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茶马古道”纵穿筠连县域,“五尺道”形象传递着筠连人民不畏艰难、开山筑路的英雄气概。自先秦以来,制茶和售茶就是筠连的主要经济方式,土壤天然富硒,制茶工艺纯熟。为了打造强势品牌,我们坚定地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借智借脑,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研究员,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茶学系主任、全国高校茶学教材编写指导小组成员、博士生导师童华荣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是我们专家团队的重要成员。我们紧密合作,积极研发红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我们与北京明德天盛投资管理服务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事宜,明德天盛全程辅导乌蒙韵公司上市所有工作。与明德天盛合作以来,明德天盛针对乌蒙韵公司的战略目标、财务、法务、商务等各项具体事项,提供了专业分析和针对性解决方案。正因为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加上我们的自身努力,所以1年间我们公司就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朱小东最后表示:乌蒙韵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科技支撑、品牌先行”的战略思路,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方针,始终坚定“造福桑梓、回馈故里”的社会理念,始终以“做强、做大筠连茶产业”为根本目标,始终以“带动乡邻致富”为主要任务。在做好茶叶产业同时,乌蒙韵积极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让筠连红茶走出宜宾、走出四川、走向全中国,让“川红故里”的响亮名片畅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