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北纬30度,一叶“焦甜香”(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杜振秋

  

  北纬30度,从未寂寞。从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到埃及金字塔,再到马里亚纳海沟,这条纬线穿越的风景,美丽、神奇。

  而江淮之间,安徽皖南正位于这样一条地理分界线上。这里地处亚热带北缘,雨热充沛、光温同步,阡陌交错、丘陵绵延,沙性土质、细腻通透——自古,出好茶、产好烟。而对于此地的好烟来说,2013年7月2日,又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时刻。这一天,“黄山”“焦甜香”品类构建研究项目鉴定会暨“焦甜香”品类研讨会(以下简称“鉴定会”)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意味着,中国烟草的风格序列里,“焦甜香”品类正式确立了!

  

  溯源: “焦甜香”的历史文化

  

  从史料上看,安徽大规模种植烟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彼时,皖南地区歙县汪满田的烟丝,因“金黄油润,易燃灰少”而闻名;乾隆年间,此地烟叶还被御封“精致露叶顶贡”红方印,嗜烟的纪晓岚赞叹:“尝遍南北,独好徽之烟草”。及至现代,因产量珍稀,皖南烟叶很长时间“深在闺中无人知”。本世纪初,国内各地纷纷实验和引种津巴布韦优质烟叶,以实现国际高档烟叶国产化。2003年,全国烟叶技术生产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32个国际型优质烟叶样品参评,皖南烟叶以84.5高分脱颖而出、高居榜首!

  吸引众多与会专家的,是皖南独特的烟叶风格。这种风格,原以“金叶王国”津巴布韦的烟叶为典型代表,因其香气浓醇馥郁、亦焦亦甜,体现为甜花香、酒香和焦香、木香等的多种香气的对立统一,故被名之为“焦甜香”;又因此种香气草木罕有,所以,“焦甜香”又被誉为“世界级本香之冠”,具有此种风格的烟叶亦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档卷烟原料。而皖南之所以能产出这样的烟叶,则源于其与津巴布韦非常相似的生态环境:津巴布韦低纬度、高海拔,皖南则处于中低纬度浅丘地区;二者日照时数和烤烟生长季节的温度接近;津巴布韦的种烟土壤为偏酸性的沙土和沙壤土,皖南烟区土壤以沙壤土为主。这样的生态,有机质矿化速度快,肥料释放充分,烟叶利于早发,叶色浓而鲜亮,“焦甜香”风格非常明显。

  在7月2日的鉴定会上,与会专家从理论和技术上,进一步剖析了“焦甜香”的香韵结构,描述了与之相应的物理成分——“焦甜香”作为一个独特香型,确立起了存在的物质和技术依据。以彰显风格为主线,他们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烘烤与调香、加工与制作工艺——“焦甜香”品类的构建和丰富由此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焦甜香”为核心,精雕细琢“黄山”卷烟品牌,自此拉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雕琢: “焦甜香”的技术风格

  

  “焦甜香”,被称为“本香之冠”;关于“焦甜香”的技术研究,一直以来被视为烟草科研技术的“制高点”之一。

  多年来,安徽烟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凝神静气并孜孜以求,屡屡受挫而不言放弃,终于从特色原料、特色配方、特色工艺、特色香料几个方面,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成功将“焦甜香”雕刻进“黄山”卷烟品牌:从生态选择、基地品种布局、差异化施肥、烘烤调制等方面,安徽烟草研究了特色原料关键技术,开发了皖南“焦甜香”特色烟叶原料土壤选择与改良、施肥技术和烘烤技术等相关项目,建设了黄山“焦甜香”皖南科技示范园——“焦甜香”特色原料技术体系确立了。以香韵标度法为主线,他们推进了叶组配方设计研究,梳理出“焦甜香”香韵设计、辅助香韵设计和功能性指标设计3个配方设计维度,丰富了皖南烟叶的特色工艺技术——“焦甜香”特色加工工艺技术体系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