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闫讷 本报记者 何沙洲
9月25日,对于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塌土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从这天起,村里120多名孩子将离开原有陈旧的危楼校舍,搬进崭新的“塌土滇虹希望小学”三层教学楼,看着眼前明亮的教室,全新的课桌设备,孩子们雀跃不已。
这是一所爱心汇聚的学校
塌土村完小从建校至今已有50年,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山高坡陡,村落分散,交通滞后,加之当时资金紧缺以及年久失修等原因,2007年,该校舍鉴定为D级危房,孩子与老师们每天都在岌岌可危的环境中学习,情况令人十分担忧。
2011年初,得知塌土完小学校情况后,滇虹药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曹家驹带领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到完小师生长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曹家驹随即回到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由滇虹药业对塌土村完小进行爱心捐助50万元用于教学楼的新建。
同时,曹家驹积极联络云南省教育基金会作为中间方对整个项目进行监管,云南省教育基金会也表示将捐赠10万元善款,配合文兴乡政府对项目给予40万元配套经费。三方共同捐资100万元完成这一对塌土村的未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善举,新建成后的完小命名为“宣威市文兴乡塌土滇虹希望小学”。
这是一所爱的学校,也是一所凝聚着期望的学校。当得知这一公益项目将启动时,滇虹药业的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表示愿意为山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共计捐赠善款8万元,文兴乡政府官员、学校领导、教师和当地爱心人士也共同集资6万余元。这一份份的爱心也都刻在了学校的功德碑上,所有塌土村孩子们将会把这份爱记于心间,也将会用自己将来的努力学习与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这份恩情。
回报社会是滇虹的义务也是责任
9月25日,曹家驹先生、云南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吴光范和副理事长毛天福、文兴乡镇领导以及滇虹“爱心联盟”志愿者一行来到塌土村,在新落成的三层综合教学楼前举行了“宣威市文兴乡塌土滇虹希望小学”竣工揭牌仪式。
仪式上,学生代表饱含深情地说:“是滇虹药业的叔叔阿姨让我们告别了危房,让120多名学生能走进崭新的教学大楼,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了可以活动的球场;是滇虹让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拥有了更好的教学环境。”
塌土滇虹希望小学的学生都是周边山村的孩子,离校最远的孩子需步行40分钟翻一座山才能抵达学校。吴光范在发言时说:“塌土滇虹希望小学的诞生,充分体现了以滇虹药业为代表的爱心企业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热切关注和支持。必将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曹家驹在讲话中讲到,滇虹药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会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回报社会,这是义务也是责任,也将携手更多爱心人士和团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边疆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给别人点亮一盏灯也照亮自己前方的道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塌土滇虹希望小学已经是滇虹药业在贫困山区捐助建设的第4所希望小学。热心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也是滇虹人值得自豪的品牌资产之一。20年来,滇虹药业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尽其所能参与公益事业,向省内外累计捐款、捐物达上千万元,在扶贫抗灾、环境保护、捐资助学、关注弱势群体等公益项目中,都能见到滇虹药业执着的身影。2006年,滇虹药业总经理郭振宇博士将自己荣获云南省政府首届“兴滇人才奖”所获的30万元奖金,全部用于援建元阳哈卡希望小学以及迪庆香格里拉县尼汝村卫生所两个公益项目。2008年,滇虹向5.12地震灾区捐赠药品及现金共计175万余元。热心公益,尽企业公民应尽的职责,使滇虹企业文化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正如滇虹药业董事长、总裁郭振宇博士所言,当“关注公益”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有了无限量的释放。十年如一日,滇虹人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医者仁人的博爱精神,责任品牌的形象定格在时代发展进程中。
滇虹人坚信在给别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也照亮了自己前方的道路,在自己身体力行从事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将感染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公益事业的行列中来,一盏灯的光可能微弱,然而当一盏盏的灯同时亮起来,就能照亮我们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