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从事高科技领域创业的海外华裔人士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发言主体: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江苏津通集团董事长贡毅、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燕文、精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蔚、麦可思公司董事长王伯庆、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李山以及四川飞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朝阳等6名博士。
与会人士表示,中国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水资源、食品等诸多领域充满创业与发展机遇,他们认为未来三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与发展的最好时期。与会人士给出共同结论海外华商来华创业发展正当时。
针对海外人才现在回国创业是否为时已晚的疑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津通集团董事长贡毅在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目前是近代史以来海归创业与发展的最好时期,原因在于中国正处于制造经济、资源经济、人力经济向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人才经济转型的时期。他相信,未来30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换期,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西文化、了解发达国家营运模式的海外人才将迎来巨大机遇。贡毅还对海外华裔人才回国创业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海归人才要补上管理的短腿,选择创业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贡毅还认为,“海外华裔人才投身制造业要确保技术处于产业上游”。
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朝阳介绍了自己在成都创业的成功经验与体会,他说,回国创业后,政府给与了他们创业管理培训等诸多帮助。2010年他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还被四川省和成都市评为引进海外人才的“百人计划”等。近年来,他亲身体会到成都的飞速变化,成都鼓励创新、创业,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对海外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他表示,“改革开放是第一波机会,现在就是第二波机会。”现在国家政策开放,为海外人才施展拳脚、展露智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海归的创业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他表示“海外华裔人才来华创业,在纯技术领域依然有机会。”但也强调,海外华裔人才来华创业从纯技术人才向复合型管理人才转变很重要。此外,如能达成与国内企业家合作将对华裔人才事业发展非常有利。
中国为海外人才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蔡蔚2008年在北京创办精进电动科技,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研发。他以亲身经历介绍了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他说,一开始公司比较小的时候,政府的支持比较谨慎,随着他们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潜力的显现,他们获得了与美国同行同样的政府支持。目前,他们公司承担了国家125和863课题中有关新能源汽车的8个项目、国家工信部的4个项目,还被中关村纳入享有股权融资优惠政策的企业。但是,他也强调,海外人才创业不能仅靠国家的支持来发展企业,市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重视的。
留美专业人士、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燕文在分论坛上断言,“‘新华商’来华创业发展正当时”。段燕文表示,正是抱着让中药走向世界的梦想,自己才毅然带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团队回国创业,“中国所拥有的生物资源多样性、药材多样性,为海外高端人才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提供了绝佳机会”。
如论坛主持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所言,过去30多年,海外侨胞来华投资,形成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如今,海外华裔人才在中国与所在国之间流动越来越频繁,“新华商”将助力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