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本独具特色的学习宣传党的
十八大精神的理论普及读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四川思考与实践》

  时值全党上下、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四川思考与实践》(以下简称《四川思考与实践》)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结合四川发展实际编撰的一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普及读本。

  《四川思考与实践》是全国第一本结合本地实际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普及读本,是四川省社会科院专家学者改文风、转作风而倾力打造的一部力作。盛夏之时,翻阅此书犹如清风拂面。

  这是一本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读物。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历来非常重视的工作,是党凝聚民心、强化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对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深化和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是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四川思考与实践》一书高举旗帜,立场鲜明,对党的十八大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作了系统和全面的解读。围绕党的十八大主题、过去五年和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预防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修改党章的重大意义和新修订党章的主要内容、十八大中纪委报告精神这十七个重要方面,作者抓住要害、切入重点精心设计了157个问题,并一一结合四川的发展实际作了回答。同时,《四川思考与实践》一书还介绍了历次党代会概况和历次党代会党章修改内容。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人民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重新认识省情、市(州)情和县情,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不断取得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不断取得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新成就,不断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就,无疑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本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理论读物。作者运用鲜明的观点、紧密结合四川的典型生动的事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同时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漫画,对党的十八大报告原文进行释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例如作者根据十八大报告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作者先言简意赅地进行释义,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精神状态问题提出来,实质上就是要求全党在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整个新时期,必须既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必须不断把全党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桎梏中解放出来。“凝聚力量”,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益多元化和观念多元化条件下,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攻坚克难”就是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担负的一系列历史使命,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以顽强的毅力和战斗力去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其后作者概述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重要现实意义,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才能取得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攻坚克难,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随后作者用四川人民熟悉的语言、熟悉的历史材料结合四川的建设实际对此问题进行了解读,作者这样写道:“一个人没有精神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淹’了、‘瘪’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只能低三下四、任人欺侮、乞求施舍,干不成什么事,变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累赘。四川人民近代以来,从辛亥保路运动、抗战川军出川,到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抗击汶川特大地震,虽饱经艰难困苦,却一直‘雄’得起,有一股冲出夔门、冲出盆地、敢为人先、舍生忘死、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精神。正是靠这种精神状态,‘川魂’坚韧刚毅、‘川军’英勇善战、‘川人’达观向上,向世人真实生动地传达出独具特色的‘四川精神’。这种‘四川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保持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保持一种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紧跟全国,追赶东部,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像这样鲜活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在《四川思考与实践》一书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完全可作为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的教材,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读得懂、读得进去的理论普及读物。

  (执笔人:单孝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