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保险基金涉足类信托掀人才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证券日报消息,从去年11月份开闸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基金业子公司的开业数量已经增加至41家。有数据指出,基金子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或已经超过4000亿元,与此同时,保险资管公司、券商资管计划等都在过去的一年中迅速扩容。而在各金融子行业对信托行业形成的“夹攻”之中,人才成为了被抢夺的“第一资源”。

  “有些基金子公司确实比较‘凶猛’,除了薪资方面开出的条件比较诱人外,对项目开出的收益提成比例也比信托公司高一档次”,北京地区的一位信托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也是目前基金子公司在市场开拓初期招徕人才的主要手段,目前一些央企类信托公司的经理,拿在手里的项目公司担忧风险发不了,或是薪资条件没有做市场化的改进,基金子公司的招聘也给了一些信托从业人员一次新的机会。”

  记者尝试以拟跳槽人员的身份联系上了某位大型猎头网站发布招聘“类信托”业务岗位的猎头人员。其负责为某国内保险资管公司联系“类信托”业务的人员,这位猎头介绍,目前该保险资管公司亟需信托项目经理及区域信托经理,该两个业务岗位普遍要求在负责的业务区域有较高的人脉资源,甚至是储备项目,而学历要求仅为“全日制本科”。“如果符合条件,区域项目负责人的薪资肯定在百万元以上,普通的项目经理薪资根据条件一般也在30万元以上,具体提升还要看其入职之后的业务能力。”

  此外,信托公司的法务、风控岗位也是相对稀缺的岗位,上述人士指出,这些岗位的薪资根据招聘者的条件一般在30万元-50万元之间,不过法务要求普遍要有“研究生学历”。在信托等金融行业的从业时间要求反而较短,有的仅是一年工作年限即可。

  不过也有信托公司人士有所顾虑,有信托人士分析,其对基金子公司的担忧还是制度方面,“信托公司仍是法律规定的合法从事信托业务的机构,虽然基金子公司目前有从事‘类信托’业务的资格,但是其业务能否走的长远还需拭目以待。相对来讲,信托公司经验、风控更加到位,资本后盾也比较坚实,信托公司的竞争力还是很充足的。”

  (徐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