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成成 报道
鄂尔多斯,这座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塞外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名字的汉语意思为“众多的宫殿”,其因为地下储存的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而使经济有卓效发展。鄂尔多斯的灿烂来自于2007年年底,那时的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排名中,鄂尔多斯的增长竞争力位于全国首位,其人均GDP达到1.0451万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北京和上海。
那时的鄂尔多斯,就如一颗天空中闪烁的明珠,璀璨耀眼。而如今的鄂尔多斯,由明珠沦为“鬼城”,地方债严重、楼市崩盘、煤炭停产危机、经济溃败,种种问题让曾经的灿烂蒙上了一层阴霾。当曾经最富的城市,终于失去去靓丽的外衣,当房产泡沫轰然倒塌之时,似乎并没有意外,但无疑也令人陷入深思中。
荒芜变绿洲
璀璨明星因煤练就
鄂尔多斯,汉语的意思是众多的宫殿,这座在2004年之前还是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地方,那时候的“宫殿”还是鄂尔多斯人民想象的蜃楼。但是几年之后,这就成为了现实,其经济快速的发展,过去几年,鄂尔多斯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30%至40%之间,并在2007年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发展力的城市。
鄂尔多斯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这片土地之下孕育的丰富的资源。据了解,鄂尔多斯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其境内的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约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其已探明的稀土高岭土储量亦很高,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另外,鄂尔多斯的石油、油页岩的资源亦是十分丰厚的。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煤矿产业,据统计,目前,鄂尔多斯已探明煤炭储量超过149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鄂尔多斯全市面积约为8.7万平方公里中,70%的地表下都埋藏着煤矿资源,而这也为鄂尔多斯带来的丰富的经济效益,不仅让城市快步向前发展,也促使了一大批人很快富裕起来。
2007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1.0451万美元超过北京、上海;2010年,其人均GDP超过香港,成为全国第一;而2012年其人均GDP高达29128.8美元。2010年,鄂尔多斯的过亿富豪人数达到7000人,也就是说在这个人口很少的城市里,每217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亿万富翁,每15个人里面就有1个千万富豪。
煤炭的飞速发展,为鄂尔多斯带来的发展机遇,其紧紧攀附这股满载希望的东风,让其经济得以快速增长,短短几年,这个原本落后的塞外城市的GDP就一度成为全国第一,不得不引人瞩目。
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增速在逐渐的放缓。2007年的GDP增长速度为25.8%,此后增速逐年下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218.5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财政总收入796.5亿元,同比增长48%。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660.5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820.0亿元,同比增长3.0%。
增速的放缓是由诸多因素所致,经济支柱煤矿产业的萧条是主因,此外,楼市崩盘、地方债严重等因素也都影响着其经济的发展。煤炭对鄂尔多斯的GDP贡献率最高达到了60%,而当煤炭市场萧条时,其经济也跟着受到左右。
煤炭停产危机
从去年开始,煤炭资源就面临着紧缩的危机,而今年更甚,煤价下跌厉害,这也就导致煤炭库存增加,甚而致使一些中小煤矿面临或已经步入停产的境遇中。
据报道,从4月份的PPI数据来看,采掘工业价格下降8.2%,是下降最多的行业,根据我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2月份底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库存3790万吨,和去年同比增加976万吨,增加了34.7%,库存积压非常严重。鄂尔多斯是我国动力煤的主产区,当地很多煤矿损失惨重,有些企业已经难以为继。
据了解,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的块煤已经从530元降到430元,籽煤从430元降到315元,粉煤也从去年的340元降到170元。价格的严重跳水,让很多中小煤矿遭受严重的危机,其抗风险能力小,在煤炭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难以继续营业,截止到5月份,鄂尔多斯已经有2成小煤矿陷入停产的危机。
在这严峻的环境之下,有些大型的煤矿也表示很难承受。大型煤矿的产值一般比较高,但是如今的订单却很少。十几亿的产值对应的仅有几千吨的订单,产值与订单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就造成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库存堆积如山,企业面临严峻的压力。
煤炭萧条,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发展处境,这给煤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以煤炭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鄂尔多斯来说,更是一场噩梦。
楼市崩盘 市民讨债
自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就有大型煤炭企业和发了财的煤老板加入了房地产开发,而全国各地大型房地产企业,也纷纷在鄂尔多斯安营扎寨。2008年至2011年,鄂尔多斯这块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土地上,云集300多家地产企业。
这几年,也是我国房价增长最为激烈的时期,鄂尔多斯也不例外,其房价一年比一年上涨。据了解,2006年,鄂尔多斯的房产均价在1200元每平方米左右,2007年上涨到5000多元每平方米,2009年达到7000至8000元平方米,2010年的涨幅也在600到700元每平方米。而一些高档的住宅在当时已经达到2万至3万每平米了。而2012年,鄂尔多斯的房价却回落到3000元每平米。
2010年,鄂尔多斯房地产实际施工面积2696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09.4万平方米,鄂尔多斯市区人口只有35万,市区居民大约人均拥有3-4套房,如果在建项目全部完工,人均将有用10套房。而鄂尔多斯这个地方本地居民本来就比较少,并且几乎没有什么外地买家,都是自我循环。
鄂尔多斯居民买房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居住或是出租,而是在买房付了首付之后,用房产向银行贷款,借此来实现高利息的资金借贷。据统计,2010年以后,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70%都来自于高利贷,其总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大家都靠吃高利贷生活,此种经济结构是很脆弱的,一旦房地产市场下跌,这2000亿元的资金规模则很难收回,将容易成为泡影。
此外,在实体经济下行,煤炭价格下跌后,鄂尔多斯从煤炭产业获得的现金流就断了。当银行的信贷规模被控制后,银根收紧的时候,买了房交了首付却无法贷来款,资金来源就断掉了,支撑新项目的高利贷就消失了,造成房地产商无法回笼资金,既无法还高利贷,又无法继续建造房子,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据了解,2011年11月下旬,随着房地产调控以及宏观经济的下行,鄂尔多斯经济的弊病则暴露出来了,其高利贷资金链断裂,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数百个正在建设的楼盘陷入困境,出现大面积停工的场面,开发商和富豪们则被迫陷入了被追债和躲债的处境中。
2012年下半年里,鄂尔多斯有近八成的建设项目都被迫停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楼盘的主要投资都来自于普通的市民,占到了总投资的60%,群众成为债主,而去哪里讨债?向谁讨债?而且由于是高利贷,这些借款早已翻番,局面很不容乐观。
高居的GDP,以及70%的固定资产,让鄂尔多斯经历了一场巨大变革,楼市崩盘,曾经飞速收入囊中的财物成为一场泡影,当看似坚硬的楼市如泡沫般轰然倒塌之际,才恍然过来,鄂尔多斯的发展以及崩盘值得深思。
说到底,依靠煤炭以及这种单一的资源发展起来的经济和城市是没有牢固基础的,一旦煤炭不景气就会危及到整个城市的经济以及相关的资金链。而以民间借贷为基础的当地产更是相当脆弱的,一旦资金链的一方出现问题,便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产业以及经济结构。
煤炭萧条 致使财政资不抵债
政府向企业借款15亿元给公务员发工资,这种事情的确令人震惊。由此鄂尔多斯再一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而这一次的出现依旧是以负面形象现身的,此次议论的焦点是其资不抵债的巨大的地方债务。
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地方债总量的估算有多个版本,一些业内人士将政府的债务总规模界定在2000多亿元,而外界的估算在3000至4000亿元之间。而2012年鄂尔多斯的地方财政收入为375亿元,就算以较低的2000亿元地方债来算,也是资不抵债的。由此,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就不难想象。
政府欠企业的钱,企业欠民间融资公司的债,而民间融资公司又欠老百姓的债。这种三角的债务关系,像是一个死结,怎样都解不开。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政府将债务偿还上,这个死结才有可能解开。
而政府用什么来还债呢?鄂尔多斯一直是以煤炭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其对GDP的贡献甚至达到60%,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煤炭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一些煤矿甚至已经步入停产关闭的地步。
经济如何回暖复苏,这是长久的发展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以及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多方面改善、调节才能完成。
鄂尔多斯,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在煤炭黄金发展期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带来的可观的效益。而事实也证明了,不能单一地依靠一种产业来发展经济,否则一旦此产业出现问题便会令城市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滋生出各种问题。另外,由煤炭而产生的大量资金,也就催生了大量的房地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一味地发展房地产会产生泡沫效应,依靠民间借贷发展起来的房地产更是脆弱不堪的。鄂尔多斯给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思考的,而鄂尔多斯所暴露的经济弊病也需要时间来缓和。